计组考试提纲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02:18:04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2学时)
1.计算机的划代、分类和应用 (依据)
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及其关联)
3.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和虚拟机的概念 (含模拟与仿真的概念)
4.Von Neumann型计算机的基本原理、特点和组成框图
(1)1.5节: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及软件与硬件的逻辑等价性
(2)1.3节:计算机硬件组成、硬件功能、每一组件的功能、Von Neumann型计算机的设计思想
第二章 运算方法和运算器(16学时)
1.数据与文字的表示方法
2.定点加法、减法运算
3.定点乘法、除法运算
4.定点运算器的组成
5.浮点运算方法和浮点运算器
(1)2.1节的2.1.1与2.1.2
(2)2.2节
(3)2.3节的原码乘法器,间接补码乘法器
(4)2.4节的无符号陈列除法器
(5)2.5节:只需掌握“先行进位”
(6)2.6节:浮点数加减乘除运算方法(以看懂例题为主)、流水浮点运算器性能计算(吞吐量、加速比,看相关例题)
第三章 存储系统(12学时)
1.概述、主存储器
2.高速存储器
3.Cache存储器
(1)3.1节
(2)3.2、3.3、3.4节:为什么静态存储器不需要刷新而动态存储器需要刷新;字扩展、位扩展、存储器与CPU的连接(重点是地址译码电路的设计)
(3) 3.5节:只需知道双端口存储器是空间并行;3.5.2节:顺序编址、交叉编址、多模交叉存储器的带宽计算、交叉存取度
(4) 3.6节:3.6.1-----3.6.4,重点是Cache的理论基础(程序访问的局部性原理)、相关性能计算、三种地址映射、替换策略
第四章 指令系统(自学)
1.指令系统的发展与性能要求
2.指令格式
3.指令和数据的寻址方式
4.堆栈寻址方式
5.典型指令
(1)4.1:指令系统的发展(由CISC到RISC);对指令系统的要求(一个完善的指令系统应满足完备性、有效性、规整性、兼容性四个方面的要求,并具有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传送、程序控制四大类指令)、机器语言与汇编语言依赖于硬件(高级语言不依赖于硬件)。
(2)4.2:4.2.1—4.2.3
(3)4.3.1
(4)4.4:4.4.1-4.4.2
(5)4.5:指令分类、RISC的基本特征
第五章 中央处理器(16学时)
1.CPU的功能和组成、指令周期
2.时序发生器和控制方式
3.微程序控制器和微程序设计
4.硬布线控制器
5.传统CPU、流水CPU、RISC技术
(1)5.1:CPU的基本功能、基本组成、主要寄存器、操作控制器与时序产生器的功能
(2)5.2:会写指令周期流程图
(3)5.3:时序产生器组成、功能
(4)5.4:微程序控制器的基本思想、组成、微指令的格式(水平型、垂直型以及水平型的格式)、微命令编码方式、微地址形成方法
(5)5.5:硬连线控制器的基本原理、组成
(6)5.7:并行的两种意义和三种形式、流水线的分类、流水线的主要问题、流水线性能分析(吞吐量、加速比)
第六章 总线系统(4学时)
1.总线的概念和结构形态
2.总线接口
3.总线仲裁、定时和数据传送模式
4.PCI总线
5.ISA总线和Future bus+总线*
(1)6.1:总线的定义、单处理器系统的总线分类、总线性能(带宽)计算、计算机系统的总线结构(单总线结构、多总线结构)、总线内部结构
(2)6.2.1信息传送方式(注意波特率及位时间的计算机)
(3)6.3:总线仲裁的两种分类、集中式仲裁的三种方式
(4)6.4.1:总线定时的两种方式
第七章 外围设备(不考)
1.外围设备概述
2.输入设备
3.输出设备(显示器和打印机)
4.存储设备(硬盘、软盘、磁带和光盘)
5.其它外部设备
第八章 输入输出系统(4学时)
1.外围设备的定时方式和信息交换方式
2.程序中断方式
3.DMA方式
4.通道方式
5.通用I/O标准接口
(1)8.1:外设的速度分级(极慢或简单的、慢速或中速的、高速的)、外设与主机的信息交换方式
(2)8.2:设备编址方式、程序查询方式的主要缺点
(3)8.3:中断的概念、中断处理过程、单级中断及多级中断的概念、中断源的识别、中断向量的产生、Pentium中断类型及如何由中断向量获取中断服务子程序入口地址
(4)8.4: DMA的基本概念、DMA传送方式、DMAC基本组成与DMA数据传送过程、DMAC的分类
(5)8.5:通道功能
(5)8.6:SCSI接口与IEEE1394接口(章末小结中的知识)
下一篇
论文描述性统计分析怎么写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