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介绍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 口头传统和表述:这是指通过口述传承的故事和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

2. 表演艺术:包括戏剧、音乐、舞蹈等身体表达艺术形式。

3. 社会风俗、礼仪和节庆:这些体现了社区的民族文化习俗和传统价值观。

4. 自然界和宇宙知识与实践:这是民间关于自然界理解与应用的智慧和技巧。

5. 传统手工艺技能:指手工技艺,如编织、陶瓷、雕刻等,代表手工艺人的智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是活态文化遗产,强调人的技艺、经验和精神在实践中的传承。其认定标准通常要求有三代以上的传承,超过100年,并有清晰的传承谱系。

这些遗产与民族的生活方式紧密相连,展现了民族特性和审美习惯。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多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名录。

任何公民、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都可以向所在地保护中心提出非遗项目的申请。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不同群体、团体和个人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些遗产随着环境、自然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创新,增强了群体的认同感和历史感,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并激发了人类的创造力。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