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采购审计全过程:19项审计程序、具体方法实务 (供参考)

采购审计全过程涉及到一系列的程序和方法,旨在确保采购活动的合规性、效率与质量。本文将详细介绍19项审计程序及其具体方法,旨在为采购管理提供实用参考。

1、岗位分离:审计人员需与相关部门沟通确认采购、供应商选择、下单、审核、收货、检验等岗位是否实现合理的分离,并抽查各岗位形成的文本资料检查制单、复核人员签名。

2、需求计划审批:审计程序包括抽查每月物资需求计划表,检查是否经适当审核签字,并从采购部获取相应月份物资需求计划表与需求部门核对,检查是否有不符情况。

3、计划外采购管理:审计需关注计划外采购是否经合理审批,确保采购活动的可控性和有效性。

4、物料采购计划:审计需检查物料采购计划是否充分考虑库存余额,通过抽取采购量大的物料检查仓库库存,并获取仓库呆滞物料明细表与物料计划和计划外请购核对。

5、供应商管理:对新增、减少合格供应商进行有效管理,检查是否遵循适当的程序和审批流程,确保供应商的合规性和可靠性。

6、招标程序合规性:审计需获取招标项目列表,按标的金额从大到小排序并选择前20%的招标项目,检查资料以确认招标过程复核制度规定,确保合同按照招标结果签订和执行。

7、供应商条件变更审批:检查合格供应商基本资料对比年初与10月末的差异,获取证据支持及审批资料,确保变更合理且符合规定。

8、内部竞争与比价:获取合格供应商列表及采购统计表,抽取同一物料不同供应商供货量差异较大的供应商订单列表,检查内部竞价程序资料,确保采购活动的公正与公平。

9、质量问题管理:检查来料检验异常单列表、退货列表,并从生产、仓库了解供应商供货及服务问题,确保采购部已关注这些问题并采取措施。

10、需求计划与订单执行:随机选择20项物资需求计划及计划外请购单,检查其是否已下订单,确保订单数量与需求计划或计划外请购单一致。

11、订单数量与计划执行:每月随机抽查2到3项与之相应的订单,确认订单采购数量与计划一致,对于不一致的情况,制作明细表并获取合理性证据。

12、系统订单合同支持:随机抽查20项系统订单,检查是否有合同支持,确保所有系统订单具有合同依据。

13、合同输入系统:确保所有合同已输入系统,便于后续程序执行。

14、合同审批合规性:从手工合同登记表中随机抽取合同,检查是否按制度规定进行审批,同时关注是否存在拆分合同以逃避审批的情况。

15、合同编号管理:了解合同编号规则,并通过抽查合同文本确认编号连续、唯一且可识别,确保编号管理的统一性。

16、订单审核:从订单列表中抽取样本检查,确认系统订单经高级别人员审核,确保订单的合理性与合规性。

17、收货确认与处理:与仓库人员沟通收货程序,了解系统设置,获取收货清单,确认是否存在多收或少收现象,并对多收或少收情况的处理进行审查,确保管理的有效性。

18、来料检验与处理:实地检查仓库待检区设置,了解检验程序,确保未检验物料不得进入生产程序。对于未通过检验的物料,检查其处理情况,确保合理。

19、付款审批:从财务获取付款清单,随机抽查付款时间、金额是否与合同一致,检查付款金额与收货数量、单价的一致性,确认发票获取正确性,并审核付款申请的审批流程。

通过上述审计程序,企业可以全面评估采购过程的合规性、效率与质量,及时发现并纠正潜在问题,确保采购活动的健康运行。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