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凝集反应的原理及应用。
- 培训职业
- 2025-05-20 01:42:17
关于凝集反应的原理及作用如下:
一、概念
凝集反应:颗粒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一定条件下,抗原颗粒相互凝集成肉眼可见凝集块的反应。分为直接凝集试验反应类型和间接凝集试验反应类型。
二、原理
1、直接凝集试验反应类型:玻片凝集试验(用于定性试验)、平板凝集试验、试管凝集试验(定性或定量试验)。
原理:颗粒性抗原直接与相应抗体反应,可出现肉眼可见凝集块现象。
2、间接凝集试验反应类型:正向间接凝集试验、反向间接凝集试验、间接凝集抑制试验、协同凝集试验。
原理: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吸附于与免疫无关的小颗粒载体表面,此吸附抗原(或抗体)的载体颗粒与相应抗体(或抗原)结合,在有电解质存在的适宜条件下发生凝集反应。
三、在临床上的作用
直接凝集反应:菌种的诊断或分型及血清中相应抗体的检测;红细胞ABO血型鉴定
间接凝集反应:抗体的检测:检测细菌,病毒,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寄生虫等感染后产生的抗体;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抗体检测;新生儿溶血症,特发性自身免疫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症等;超敏反应患者对特定抗原所产生的抗体检测
抗原的检测:肿瘤抗原;细菌,病毒,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寄生虫可溶性抗原;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抗原;纤维蛋白原等血浆蛋白成分
四、凝集反应的特点
1、抗原,颗粒性抗原或致敏颗粒。
2、反应的二个阶段,抗原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和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
3、在一定pH及适量电解质存在下才能发生。
4、在凝集反应中IgM类抗体的作用强度比IgG类要大数百倍,lgG类抗体常出现不完全反应,即不可见的抗原抗体反应。
5、凝集试验为定性检测,也可进行半定量检测。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