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傩舞“东岭村考兵傩礼是中国文化活化石”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02:57:37
1999年,羊城晚报的一篇关于东岭村传统舞蹈《东岭傩舞》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将这一舞蹈誉为“舞蹈史上的活化石”。自那时起,东岭村和其独特的考兵傩舞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媒体的目光。2009年元宵节后,东岭村的考兵傩舞频繁出现在《湛江乡情》、《湛江晚报》等多家媒体的报道中,并受到了国内外的关注。
考兵傩,源于先秦中原地区的祭祀仪式,旨在驱邪避疫。在东岭村,这一传统被称为“练兵”或“驱魔”,由五位将军(“车”、“麦”、“李”、“刘”和“洪”)以及土地公、土地婆组成。据说,这五位将军源自北宋抗辽名将康皇的部下,而东岭村的考兵傩面具则可追溯至明末清初,已有400多年历史,被妥善保存在灵冈庙内。
每年元宵节,东岭村会在灵冈庙前举行盛大的“考兵”仪式,村民们通过这一活动祈福驱疫,期盼国泰民安。考兵傩舞深受中原和吴越文化影响,被收录进《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并印制在电话卡封面上,2007年被列入湛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东岭傩舞队也被评为最具活力的民间艺术团队。
考兵傩舞面具的雕刻艺术,展示了中原文化与西南丛林信仰的交融,使得广东被称作中原文明的“最后密藏地”。2006年,为了表彰东岭村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上的贡献,东岭村被授予“湛江市特色文化村”的称号,进一步推动了农村文化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扩展资料
湛江傩舞起源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祭祀仪式,其内容形式是古代雷州半岛人民敬天崇雷而形成的一种独特雷傩舞,以雷首公与东、南、西、北、中五方雷将为主体,还包括土地公婆、艄公婆等,俗称“走清将”、“舞巫”、“考兵”等,也是当地古代先民祭雷遣灾、祷神保平安的民间民俗舞蹈。
下一篇
南阳哪里发型剪得好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