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门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分享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09:29:46
福州大学通过微信公众号推出了16期110门课程思政典型案例,这些案例覆盖了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和法学等学科专业,旨在全校推广,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各专业教师巧妙地将学科属性与育人主题相结合,将思政德育元素有机融入教学方式中。例如,在“PIC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中,教师使用了自主研发的“基于手机的免疫层析试剂盒监测装置”作为教具,激发学生利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新冠病毒检测的实际问题;在“地质认识实习”课程中,教师自编自导自演线上教学内容,不仅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也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科学观和价值观。
早在2018年,福州大学就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作为教学改革的重点,系统设计并成功凝练出教改方案,被批准为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同年,学校9个项目入选福建省“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精品改革项目,其中《宪法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等三门课程被评为福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教师“特色示范课堂”。
2019年,福州大学在课程思政方面进行了全面改革,率先将“品德修养”纳入全校所有专业毕业要求,并以此为核心构建了相应的课程支撑矩阵。学校通过举办各类研讨活动,打造了49门课程思政范课堂。此外,福州大学还设立了校院两级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中心,开发了课程思政系列教材或教学设计指南,评选出了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和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福州大学计划从工作体系、师资体系、教学体系、内容体系和评价体系五大方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解决高校中普遍存在的举措不多、推进不深、“贴标签”“两张皮”以及难以测评和量化的普遍问题,构建具有福州大学特色的课程思政体系。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