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加强对网络舆情管控
- 培训职业
- 2025-05-10 21:54:52
建立和完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体系至关重要。需要形成上下一致、内外协作的配合机制,建立整体联动的工作格局。这包括出台规范性文件和政策,建立舆情监测制度,打造专门网络人才队伍。通过对监测中发现的不稳定因素进行风险分析,做出预测报告,并向上级机关和有关部门通报和发布预警信息。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各种传统媒体以及新兴媒体,实现网络舆情预警“一张网”全覆盖,保障数据收集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要加快推进网络舆情应对协调联动机制。积极探索信息通报机制、联席会议机制、突发舆情直报机制、联合办公机制等协调机制,形成互联网信息内容主管部门总体协调、实际工作部门主动应对、重点新闻网站发挥主渠道作用的网上舆情应对工作格局。省级平台建设应统筹安排,集中更新设备,实现功能升级,以领先的技术装备不断提升网络舆情监测预警能力。同时,拓展升级互联网信息内容综合管理平台的功能和用途,建立覆盖各省、市、县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形成涉网部门全天候、一体化、立体式的工作态势。
着力提升专业队伍实战应对能力。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将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列入各级机关轮训课程,提升其网络执政能力。通过实际工作减少和压缩网络炒作空间,积极推行主动、公开和沟通等手段。逐步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网络发言人队伍建设,使主流、权威、可信、具有亲和力的声音占领舆论高地。邀请专家学者在媒体上发声,有效覆盖不同年龄、不同行业及不同社会阶层的群体。
强化应急处置演练。开展网络舆情应对模拟实战演练,组织突发网络舆情应急演练和处置技能大比武,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工作。定期召开突发网络舆情典型案例交流会,不断提升网络舆情管理业务能力。
及时主动回应网民的不同声音。面对网络媒体的双向互动性和言论随意性等特点,要直面舆情风暴,快速作出回应,将真相公之于众。各级领导要把及时回应网民意见、说明事实真相、解决实际问题作为网络舆情应对的重中之重。通过制定并完善相关制度,强化对涉舆情部门的协调督导力度,设置专人进行舆情监督,定时梳理网络舆情,并提交相关单位限时办理、及时回复。
健全网络舆情应急机制,完善应急工作体系。完善指挥协调工作体系,网络舆情热点发酵后,安排人员密切跟踪网络言论,及时发布事件进展情况。完善网络舆情深度分析研判工作体系,对网络舆情进行分类、分级和定位,实施全方位动态监控,及早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制定不同层级和部门的专项应急预案,增强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实行风险分析评估制度,在调整政策、研究部署重大工作时,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稳定风险评估。
在信息时代,完善相关制度,加强网络舆情管理,拓宽监督渠道,加大信息透明度,推动网络管理常态化、规范化,避免网民因偏听偏信产生的误会和不满情绪,减少负面舆论,提升政府公信力和社会凝聚力。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