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儿童语言的般规律及原理

一、儿童语言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一)语言发展与思维发展密不可分。

(二)语言发展过程是一个习得规则的过程。

(三)语言可以帮助儿童了解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语言获得不是孤立的过程,而是依赖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而发展的。同时也会促进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

二、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段特点

(一)乳儿期(0~1岁)

1、表达

(1)反射性发声阶段(0~4月)

(2)牙牙语阶段(4~12月)

2、理解

10个月以后开始有了语言理解能力。

3、发展指导

“唠叨”、 “陪聊”

(二)婴儿期(1~3岁)

1、表达

1岁开始出现第一个单词,标志着言语的产生。

1~1.5岁:单词句阶段

1.5~2岁:电报句阶段

2~3岁:简单句阶段,末期出现复合句。

1~3岁间词汇量有明显增长,以实词、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的词为最多。掌握词语的多少依次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及代词。

句型以陈述句最多。

婴儿语的特点:简单、音调高、语调夸张、句子简短。

从内容来看,开始表达时间、人际关系、年龄、美与丑的内容。

婴儿言语表达的准确性、完整性、顺序性及逻辑性不高。

2、理解

优于表达

3、发展指导

(1) “感兴趣的成人”用”适婴语言“与儿童谈话。

(2)不嘲笑、不强行纠正儿童的语言错误。

(3)成人的良好示范。

(三)幼儿期(3~6岁)

1、表达:

复合句增多,语言表达的顺序性、逻辑性、完整性、准确性开始发展。

言语表达的主动性增强。

2、理解:

开始能理解非此时此刻的事物,且有了一定的推理能力。

但此时儿童对句子的理解仍停留于表面,不能理解一些言外之意。

“妈妈,我要打麻将!”“你要打麻将干什么?”“你不让我打麻将,我就减肥。”(3.5岁)

“你到底爱不爱李**(他父亲)?”“你要不爱李**,我就不做你们儿子了,我去做张**的儿子。”(3.5岁)

“你是不是你们班最矮的啊?”“我们班上还有一个最矮的呢。”(4岁)

“小姨,你记不记得有一天晚上我不喜欢你了。”想了一会,小姨记起来了。“如果你今天走的话,我就象那天晚上一样不喜欢你了。”(4岁)

“姑姑,李**是不是你对象啊?”“你怎么知道的啊?”“人家说王*到她对象那去了。”(4.5岁)

妈妈在自言自语“中午买个燕子鱼吧。”转向我“但是菜场的燕子鱼一点小,还是超市里的好。超市里的那么大。”在一边玩的湛湛说“那就去超市买吧。”(4.5岁)

例:“你们老师叫什么?”―“王**、李**,还有一个陈老师。总共3个老师。每个班都有3个老师。”(5.5岁)

“什么样的东西叫桌子?”―“长方形的、有4条腿的东西叫桌子。4条腿不能动也不能走。”(5.5岁)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嘛!我又没有听诊器!”(5.5岁)

幼儿言语发展的独特现象:自我中心言语是由依赖外部言语进行思考发展到内部思考的过渡。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