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王庙嘉兴刘王庙
- 培训职业
- 2025-05-10 12:40:10
嘉兴地区历史上规模最为盛大的庙会,当属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刘王庙“网船会”。位于荷花乡连四荡畔的刘王庙,其历史可追溯至明代,庙中供奉的神祇为刘姓的刘承忠,原为元代官指挥,因为民除蝗灾而英勇牺牲,被尊称为刘猛将军。清雍正二年,全国范围内开始祭祀刘承忠,到了清同治年间,他被加封为“普佑上天王”,庙宇也因此改称为刘王庙。
20世纪初,上海新公门、老公门和江浙一带的八仙社等宗教团体纷纷建立,以船民和渔民为主要成员,每年清明和农历八月十四(据传为刘王诞辰)都会举行庙会,即著名的“网船会”。在庙会前,庙董会会提前通知四方,届时江浙沪的船户们会聚集在连四荡,船只相连数十里,直至王江泾镇,吸引了数万人前来参加。然而,这种盛况在抗战爆发后逐渐衰落。尽管50年代至70年代庙宇废弃,民间的香火仍然延续不断。
1986年,荷花乡政府在刘王庙原址上修建了刘公园,设有望湖楼、九曲长廊和湖心亭等景观,同时将刘王庙改建为“刘承忠纪念馆”,内中保留着刘王的塑像,以及传统的香烛纸马。刘承忠在任期间以除蝗救灾而受到百姓的敬仰,他在吴越地区的神庙数量众多,反映了当地深厚的历史文化。民间习惯为这些神祇配以夫人和公子,夫人着凤冠霞帔,公子则为粉面玉琢的孩童,这可能深受传统戏剧文化的影响。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