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有哪些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11:45:18
长期以来,教育理论对教学情境都有一定的重视,任务它在提升形象化、启发化教学模式、扩展发散性思维训练、活跃课堂气氛几个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般教师心目中,它仅仅是作为一个配角出现的,只能作为授课主体的补充说明,近似一种“游戏”功能。
既然教学情境对课堂教学有如此重要的意义,我们能否对它进行方法论的研究,把它提升成教学方法,即“情境教学法”?本文结合自己在长期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的研究和探讨,提出几点粗浅的看法。
1.情境教学的实质
情境,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就是对人有直接刺激作用、有一定的生物意义和社会意义的具体环境。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去经历、去体验、去感悟、去创造。情境的创设,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好奇,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探索。情境是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宽松、民主、活跃的课堂环境,对于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是相当重要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创设情境,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及时的将学生不经意间产生出的“奇思妙想”、生发出的创新火花, 这些细微之处流露出来的信息捕捉、加以重组整合,并恰当地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尽可能地让学生通过探索去获取知识,让他们乐于探究。
下一篇
山行古诗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