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酶的纠结问题
- 培训职业
- 2025-05-14 15:34:07
答案应该选D。很明显本题根本没有牵扯到与酶量的相关条件,所以答案肯定是D。
这个最适温度其实是一个范围,酶的活性随着温度的变化程二次函数关系。是先升后降的。
这个所谓的最适温度其实是一个温度范围,并不是一个确切的温度点。酶反应受诸多条件制约。不可简单地想。对于高中生物,需要掌握的其实就是一个最适温度的概念,并不要求具体掌握如何测量。
A:从图中曲线可知,在40℃时,酶活性比较高;虽然当温度升到50℃之后前一段时间酶活性依然很高,但之后就降下来了。这说明,对于这种酶,其最适温度在40℃左右,所以A是对的。
B、C我就不用多说了
至于高温条件下,即50℃、60℃条件下反应为何会终止,这就牵扯到生物化学中的知识了。
简单地提一点,酶是一种复杂的催化剂,属于生物大分子,不能把它简单的类比为无机催化剂。
酶是有结构的蛋白质,它无时无刻不与底物有着联系。底物浓度也会影响酶的活性。
之所以会出现50℃、60℃这样的曲线,原因有2:
1.温度升高,物质的自由能增加,即使是无机催化剂,速率也会增高。只要不使酶失活,还是可以产生一定催化效果的。
2.底物浓度对酶活性产生了影响。反应后期,随着底物浓度的降低,在这个温度下,酶的最适底物浓度升高,导致反应的终止。
如果还不明白,我们可以继续讨论。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