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礼来源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18:28:37
《仪礼》中所记载的礼仪体系,深深烙印着阶级的痕迹,其中一些源自氏族制时期的传统礼俗。这本书不仅为我们揭示了周鲁各国贵族生活的一隅,还揭示了古代社会的历史风貌。以冠礼为例,它起源于氏族成丁礼,早期是男女青年进入社会成熟的象征,而到奴隶制社会,冠礼成为了贵族的专属仪式,旨在强化贵族组织和宗法制度,服务于统治。乡饮酒礼则源于氏族聚落的会食制度,随着宗法制度的发展,它在基层行政中成为区分贵族地位的礼节。
《仪礼》不仅展示了汉朝刘邦时期,如叔孙通所定朝仪的秦朝影响,尽管其并未被正式采纳,但《仪礼》的学习并未中断。自郑玄注解后,它逐渐被士人所熟知,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礼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士人对《仪礼》的重视,对朝廷制定礼乐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许多朝代的礼典如《大唐开元礼》都深受其影响,编撰者对《仪礼》的熟练掌握可见一斑。
尽管《仪礼》中的仪节制度未能完全满足后世统治阶级的需求,但它在历朝礼典的制定中起到了核心参照作用,各朝通过增补和完善,使之成为礼仪制度的重要基石。因此,《仪礼》不仅记载了历史,还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扩展资料
《仪礼》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内容记载着周代的各种礼仪,其中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秦代以前篇目不详,汉代初期高堂生传仪礼十七篇,另有古文仪礼五十六篇,已经遗失。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