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读《花千树:宋词是一朵情花》的读后感

近几年,点评宋词的图书和文章如汗牛充栋,内容选材也更是五花八门。词学大家的学术类图书在此不论,单讲普及类的,真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本本包装光鲜,名字也晃眼。但打开书来,大都是秾词艳句的堆积,不知所云,读后让人云里雾里,如吃了一盘酸甜苦辣咸都不突出的菜,没法回味。这些不是书,是一堆滥用树木造的文字孽,是流进读者心里的毒。

五年前,《宋词是一朵情花》刚刚出版的时候,大家都为之眼前一亮,觉得这是一本好书,一本值得读的书。也正是它,引领了后来一个诗词赏评的潮流,无论是从封面、还是从内容,甚至从书名上。

好的文字都是耐读的。何谓耐读?其关窍就在四个字:文质彬彬。

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词汇的文饰纵然必不可少,但没有内容让其附丽,它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宋词是一朵情花》的文字就胜在这文与质俱有其价值、互相辉映上,作家给我们看的不仅仅是一首首美丽的词的解读,更多的是对词人、对他们的人生、他们的苦乐、他们的时代的深入理解。她给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阕阕或秾艳、或清丽、或浩荡的情感激流,更让我们看到了宋词所生长的天地,那方不仅养育词人,也养育普通百姓的土地。如今时隔五年,作家又推出了这本全新增订本,取名《花千树》,这简洁的名字,可谓繁华落尽见真淳,三个简单的字却包含了宋朝几百年风雨、词人饱蘸着深情吟唱出的百态千姿。

“宋朝重文轻武,经济富足的前提下,愿意对周边政权纳税称臣,用经济利益换政治和平,这基本符合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不战而屈敌。另一方面,先是辽后是金接着是元,这些剽悍的民族擅骑射尚武力,希望通过攻城略地来扩大自己的版图。所以,不论北宋如何屈己从人,金朝的铁蹄终将如期而至,踩碎北宋柔弱的抵抗。”这是对北宋的才子皇帝徽宗所面临命运的历史分析,可谓是见天地,让我们通过一个人想象着一个看似辉煌的王朝,如何在天地玄黄、风雨如晦的时代轰然崩塌。纵观中国历史,宋代的大一统从来都是残缺的,北宋太祖皇帝在取得国家政权后,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态度,一直没有彻底解决西部与北部的边患问题,而防守形胜之地也都留给了契丹人,当时关系中原王朝安危的“燕云十六州”就在他们的控制下,没有这些屏障,契丹的骑兵可顺着大平原直取北宋的都城汴梁,这也是为什么宋朝在澶渊打胜了,还要输送岁贡的原因。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版图狭小,军事积弱的国家,创造出了辉煌的文化,这与宋朝的政策有关,首先,为了防止武人掌权,宋朝极重文人,不杀读书种子,另外,宋朝的版图占据中原和江南,特别是江南富庶的经济环境为其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些也促进了文化的大繁荣,词这一文体正躬逢其盛,创造了别于诗的另一种辉煌。读《花千树》全书,我们可以通过作家广阔的视角、深切的关怀,触摸到赵宋王朝在那种残缺中盛放的美丽。

当然,作家的着力点更多在于描画一个个生动的生命,刻写一个个多彩的灵魂。全书七章35篇,作家精当地选择了35位宋代典型或非典型的词人,有落魄帝王、大家闺秀、青楼名妓、白衣才子、庙堂卿相等等,不同的身份地位,不同的思想维度,演绎了不同的精彩人生。作家将一阕阕情意饱满的词作放回他们人生的大环境中,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别有种天然的巧妙。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