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北京行知打工子弟小学的相关资料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14:47:31
北京行知打工子弟学校双槐树小学部位于海淀区双槐树村2号,电话68170612。学校创办于1994年9月1日,起初名为打工子弟小学,后更名北京市行知打工子弟学校,现经海淀区教委批准,冠名为北京市海淀区行知实验学校。学校是一所专门接收外地来京儿童就读的民办学校,由河南省息县民办教师李素梅同志创办。
学校环境简陋,学校坐落在西四环外侧的四季青镇双槐树村2号,周围是一些农民工的简陋住宅棚屋。学校南侧便是铁轨,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学校周围没有书店,更没有风景建筑。家长没有时间带着他们出去感受北京城的市容市貌,也没有钱交给学校组织这样的活动。
学校硬件设施极不完善。由于缺乏资金,教室的面积有限,四个学生挤在一张三人课桌上。老师们还得东挪西借,为学生搜寻桌凳。体育器材仅有不能使用的篮球架、五个水泥乒乓球台和极少量的羽毛球拍。全校只给英语老师配备了一台录音机,音乐老师和体育老师使用时即使提前几天预约,也不一定能借到。学校像样一点的设施只有一个用砖铺的不足一百平米的操场,然而学生活动时容易受伤,只能在上面做些重复了多少遍的相对安全的活动。除此之外,学校只有一些社会赞助的书籍,而这些书籍大多没有严格的分类,不适合小学生阅读;音乐老师没有演奏的乐器,英语老师无法找到锻炼学生口语的环境;计算机老师空凭着一张嘴给同学们讲解计算机的构成要件和操作步骤;体育老师连个测量时间的秒表也没有。
学校师资力量非常匮乏。该校共有老师39人,5名后勤人员,他们大多数来自河北、黑龙江等地,也属流动人口。老师们的学历中专、大专、本科不等,平均工资为760元,仅能维持基本生活。但是老师们的工作强度很大,大多数老师一周平均要上二十多节课,主课老师均要带双班,副课多为一两个老师带全校所有的班级。男老师住在学校还要负责学校的安全保卫等。老师们除了按照教龄和学历发的基本工资外,很少有其他的补贴,伙食住宿费还要从工资中扣除,他们没有养老和医疗保险和社会保障,更不用说教师的进修和交流了。
行知小学的课程安排比较紧张,但忙于打工的父母一般早出晚归,所以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很早就来到了学校,这一方面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他们的老师比正常公立学校老师的工作量大许多。除了基本的教学安排,学校还特意给进程不久的孩子们开设了安全教育课,大力普及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此外,老师有时使用捐赠的物品组织一些课外比赛等,孩子们总是积极踊跃地参与。
总体来说,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只能勉强保证按照教材“中规中矩”地进行教学,根本无力培养学生的课外兴趣和爱好的发展。孩子们要求享受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无疑是天方夜谭,对于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也就无能为力了。从一份关于该校学生的调查问卷中了解到,孩子们对老师的满意率非常高,达到了94.6%,其中十分满意的比例也要达到44%,而不满意率和非常不满意率只有3.7%和1.7%。不难看出,老师们确实为孩子们付出了很多。就拿放学回家来说,有很多孩子的家长要很晚才能来接孩子,这些孩子就被老师领进了办公室,老师们一直陪着他们,直到家长把他们带走。其他老师则把孩子们组织好,带过马路,甚至送到家中。
北京海淀行知学校(打工子弟学校)的孩子们朗诵了他们自己创作的一首诗《我是谁》,全文如下:过去,有人要问我是谁,我总不愿回答,因为我怕城里的孩子笑话。他们的爸爸妈妈送他们上学,一路鸣着喇叭,不是开着本田,就是开着捷达。我们的爸爸妈妈送我们上学,一路都不说话,埋头瞪着板车,裤腿沾满泥巴。我们的校园很小,放不下一个鞍马,我们的校舍简陋,还经常被迫搬家。我们的桌椅很旧,坐上去吱吱呀呀,但是我们的作业工整,我们
上一篇
机电一体化技术学什么内容
下一篇
黄酮是什么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