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黄灌肠简介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00:50:29
内黄的特色美食,筲灌肠,有着超过150年的历史。这种独特的食品源自清咸丰年间,由县城邱姓屠户创新制作,将40%的面粉和60%的猪血巧妙地融合,灌入洗净的猪肠内。烹饪过程中的关键在于边煮边排气,以确保肠衣完整。煮熟后,人们会将它放入保温桶中售卖,成为街头巷尾常见的一景。食用时,只需配上剥好的蒜和少许盐捣成的蒜汁,切片拌上,那滑嫩香辣的味道让人难以抵挡。
在内黄,人们对于筲灌肠的热爱不分四季,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夜晚,都可以在街头小摊上找到。一碗热腾腾的筲灌肠,配以地道的内黄方言,成为了内黄人生活的一部分。“老板,来一碗肥点的”这句话,就是内黄人对这一美食的深深热爱的体现。
另一种受人喜爱的内黄小吃是煎灌肠,它源自灌肠的另一种烹饪方式。将灌肠切成片后,用猪油煎至金黄,外焦里嫩,香气四溢。煎灌肠在乡村更为流行,是庙会等传统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美食。
内黄灌肠富含脂肪、蛋白质、小麦淀粉、糖类,以及微量元素如铁、钙、钾、钠,具有补血、健脾、强壮筋骨的功效。因其美味且价格亲民,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扩展资料
内黄灌肠,是内黄县特有的地方风味小吃,它是以猪血、猪肠、面粉、香油、五香料为主要原料所制成。灌肠起源在清咸丰年间,由县城邱姓屠户发明,流传至今。灌肠以猪血、猪肠、面粉、香油、五香料为主要原料精制而成,可以凉调,叫筲灌肠;可以煎食,叫煎灌肠。味美可口、风味独特,且有补血、健脾、壮筋骨、消滞之功效,很受群众欢迎。有民谣《内黄灌肠》曰:“肠子猪血白面灌,小刀一拉下煎盘,小铲儿一翻撮一碗,肚里不饥能解谗。”
上一篇
护士学分有什么用
下一篇
咖啡培训班需要多少钱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