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学习的团队学习的理论内涵[1]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15:13:22
对团队学习的理论描述存在三种不同的取向,即行为取向,信息加工取向和结果取向。
1.行为取向的团队学习
行为取向的团队学习强调团队学习过程中团队成员进行互动的具体行为,并认为这些行为对团队绩效具有重要影响 如Edmondson(1999)认为团队学习是一种基于反思与行动之间相互交迭的过程,并总结概括出该过程中团队成员应有的学习行为,即提出问题,寻求反馈,进行实验,反思结果,讨论错误或出人意料的行为后果。
2.信息加工取向的团队学习
信息加工取向的团队学习强调团队学习是发生在团队水平上的信息加工过程,尽管团队的信息加工过程与个体的信息加工过程相似,但团队在信息加工的具体方式和特征上与个体是不同的。Hinsz等人(1997)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提出团队学习的过程中存在如下几个信息加工的阶段,即明确加工目标、加工处理(注意、编码、保存及抽取)、反应、反馈,并认为团队学习贯穿于信息加工的各阶段之中。Argote(2001) 也从信息加工角度分析了团队学习过程,并提出团队学习的四阶段模型(CORE模型),这一模型将团队学习在理论上分成四个阶段,即构建阶段,操作阶段,再构建阶段和与外部环境联系阶段。
3.结果取向的团队学习
结果取向的团队学习强调团队学习是一种团队成员之问发生的知识转移。如Argote(1995)认为团队学习发生标志主要体现在团队成员在知识和绩效上发生相对持久的改变,并利用组织和团队学习曲线的分析方法测量团队学习的结果。Ellis(2003)也强调指出,团队学习是一种经由团队成员通过分享各自的经验从而导致在集体水平上的知识和技能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并且认为团队学习应该包括两个方面,其既包括个体从直接经验中的学习,也包括个体从其它成员的经验中学习。
纵观上述三种对团队学习不同的理论描述,可以明显见出其不同之处主要在于研究者描述的视角存在差异,行为取向和信息加工取向强调学习的过程,结果取向强调学习的结果;而三种理论描述则一致认为团队学习是一种基于知识与个体经验共享的团队成员间的互动,团队和个人均能从该互动中获益。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