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作业设计要争取做到两个分层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16:01:27
我们常常听到家长埋怨作业多,作业布置欠考虑,机械作业有什么意思?
教师的作业设计应体现层次性,这种层次性要从作业的难度和作业量的分层两方面考虑。
一、作业量的分层
作业量的分层是指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和对其发展要求的不同进行增减。要求过于简单的,学生容易掌握的不必再留,同类作业切忌重复。对于学习能力强、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以不留作业或减少徒劳的作业,对于学习能力薄弱、态度不够认真、知识掌握不够牢固的,可适当增加作业量。这样可以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获得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真正做到“教育面前人人平等”。这种平等是基于个性差异的平等。
二、作业难度的分层
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给学生一个可以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做较难的,能力稍微弱些的可以做简单的。但由于小学生的好胜心强,往往会有学生知难而进,更会有一部分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 去跳一跳,尝试着能摘到桃子。
因此,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并找出不同类别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精心设计不同层次、多梯度、难易有别的作业。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接受同样的知识自然有快慢。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也会受到限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性,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我在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中,有意识地改变了过去的那种命令式,强制式的方式,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实际出发,既满足优生的求知欲望,又兼顾学困生的接受能力,设计多梯级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教师要注意在同一个题目后面设计不同的难度,让学生根据情况自主选择,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
作业设计反映了教师工作的专业性,分层作业设计更是体现了教师的用心,对每一个学生的高度负责。相信有了分层作业设计,家长吐槽的声音会少一些。当然借助数字化手段更能够准确进行作业量的分层和作业难度的分层设计。
不过,如何避免孩子为了做简单和量少的作业而故意做错题也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毕竟人的懒惰是天性,规避难度大和量大的活是人的本能,这方方面教师还要做深入的思考。还要考虑有的家长对做得太少太简单的不领情,甚至认为你区别对待孩子,给孩子贴上差生的标签,这也是为什么教师推行分层作业最大的顾虑!毕竟谁都不想承认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家的孩子差。
下一篇
铁路订单班怎么报名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