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事业单位预算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12:46:30
预算可以根据不同的预算项目,分别采用相应方法进行编制。主要方法有:
1、固定预算
根据预算期内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一业务量水平为基础来编制的预算。
特点:是用这个方法做出来的预算,算多少是多少,一般情况金额都不变。所以,适用于固定费用或者数额比较稳定的预算项目。
2、弹性预算
根据量、本、利之间的依存关系,考虑到计划期间内业务量可能发生变动,编制出一套适应多种业务量的费用预算。
特点:是为了反映的是不同的业务情况下所应支付的费用水平,它是为了弥补固定预算的缺陷而产生的。
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的应用:
确定固定成本(费用)与变动成本(费用)项目
项目的确定,应该根据实际业务情况进行划分,如果财务部门负责人不能确定,应采纳其他部门负责人的意见。
选择编制方法
对于固定性成本(费用)采用固定预算编制方法;
对于变动性成本(费用)采用弹性预算编制方法。
预算中的固定成本(费用)与变动成本(费用)合计,即为预算总金额。
企业不同,固定成本(费用)与变动成本(费用)划分的标准和方式也不一样的,切记,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确定,否则,编制出来的预算会与实际会有很大的差异。
对于公司的管理者,其对于企业日常发生费用性质的界定,是考核其对业务管理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3、增量预算
在上期成本费用的基础上根据预计的业务情况,再结合管理需求,调整有关费用项目。
4、零基预算
不考虑以前发生的费用项目和其金额。从实际需要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
扩展资料:
单位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实行“大收大支”的预算收支总额控制制度。
1、收入预算
预算内收入由财政部门根据社会经济增长水平,全年的GDP目标进行编制。
预算外资金收入预算由各部门根据本单位次年的业务工作量、收费项目和标准、实际增减因素进行测算。
经营收入根据年底确定的次年经营指标进行测算。
其他类型的资金(如罚没收入、捐赠收入、往来收入等)按历年经验数据进行测算。
2、支出预算
人员经费,按编制内实有在职人数和国家确定的工资、省市出台的津贴、补贴标准和奖金数额测算。
公务费用,根据单位维持正常运转所必须的费用按实测算。
业务费、设备购置费,根据单位业务特点,按年初计划的业务项目测算编制。
会议费,按单位会议计划,根据会议次数、规模、人数、天数测算。
修缮费和基建费用,按有关部门批准的计划,根据项目进度进行测算,对年初未列入的作为备选的项目,根据年中实际执行情况分轻重缓急研究处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预算编制
上一篇
如何正确认识绩效管理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