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骚子的表演形式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01:28:01
待佛仪式开始后,骚子按照仪式程序进行演唱,一般由两名骚子轮流主唱,时而运用说、表、念、唱等曲艺常用表演手法,时而分生、旦、净、末、丑、外等戏曲角色进行拆唱,再加上相帮的伴唱或乐队的伴奏,顿时,南腔北调,俚语俗乐,绘声绘色,滑稽风趣。丰富多彩的演唱,吸引亲朋诸友、四邻八舍争相前往观看,热闹非凡,气氛欢快热烈。
从传统的表演艺术角度上来说,海盐骚子是以文学本子为基础,用海盐方言说唱为主要表现形式来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综合性说唱艺术。
骚子演唱时不化妆,身穿长衫(清代穿长袍马褂子),手中不拿一样道具,一般采用站唱、起角色拆唱及一唱众和或乐队伴奏的形式。一般以叙事为主的全韵文曲目,由一名骚子全程演唱完一本曲目。若是叙事、代言相结合的散、韵文曲目,则两名或多名骚子同时上场起角色,拆唱。骚子表演时不但要起角色,还会运用说、念、表、白、乡谈(即各地方言),以及各种口技、小令、山歌、小调等技艺,有的还会临场见景即兴编唱。
骚子传承唱本全是用毛笔书写的手抄本,没有刻印本。其体裁主要是全韵文和韵、散文结合两种。其曲目按题材内容可分为两大类:神歌书(俗称大书)和汤书(俗称小书)。神歌书主要曲目有《云长》、《封神榜》、《观音》、《蚕花书》等近百部。此类曲目容量大,故事情节完整,通常要分章回演唱,所叙内容大都是有关神佛、历史人物、地方名人的传说故事。汤书主要曲目有《豆腐衣汤》、《茶叶汤》、《农夫沟书》、《回门景致》、《东洋人打进来》、《澉浦城里强资抢》等数十部。其内容大都叙述当地风物、生产生活习俗和新闻轶事。在海盐境内已收集到100册清末民间的原始手抄本,其中最早为1879年(清光绪五年)本。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