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湖北阳新县的年财政收入是多少

阳新县财政局

受县政府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阳新县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6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5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05年,全县财税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和指导下,在各有关部门和全县广大纳税人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深化财政改革,服务经济发展,强化增收节支,全面完成了各项财政工作任务。实现了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和财政预算收支的基本平衡,确保了工资发放和机关正常运转,推进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为维护大局稳定,构建和谐阳新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005年,全县财政收入累计完成30018万元,比上年增长33.3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728万元,占年初预算13655万元的100.53%,比上年增长16.76%。分项情况:工商税收完成 23756万元,比上年16146万元增收7610万元,增长47.1%,主要是鸿骏铝业和华新六号窑两大骨干企业的投产增加了税收;罚没收入完成1200万元,与上年持平;专项收入完成50万元,与上年持平;其他收入完成1015万元,比上年下降9.86%;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完成3799万元(即列收列支),比上年增长56.79%,增收1377万元,主要为确保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相应增加了行政事业收费收入。

2005年,全县实际财政支出执行54110万元,占可用指标108%,比上年实际支出38184万元增长41.71%,增支15926万元,其中教育和政法系统上年结转和本年列入专项转移支付增支5584万元(两年);乡镇配套改革转移支付增支1893万元;省追加各项专项资金增支2410万元;因推行93家相对规范部门预算改革增加工资、正常运转支出1400万元;因行政性收费收入增加,规费支出相应增加1377万元;因年初预算无财力安排致使宏骏铝业等企业税收返还、企业改制、招商引资、公共设施建设等新增因素突破预备费2000多万元。支出主要分项情况:科技三项费用381万元,占调整可用指标的100%,比上年增长58.09%;农业支出3270万元,占可用指标的100%,比上年增支768万元,主要为粮食直补等省追加专款和部门预算对农口单位补贴增加了支出;林业支出468万元,占可用指标的100 %,比上年增支198万元,主要是省专款同比增加所致;水利和气象支出586万元,占可用指标的100%,比上年增支37万元,主要为上级追加专款;文体广播事业费1667万元,占可用指标的100%,比上年增支312万元,主要为上级专款和本级部门预算补贴增支;教育事业费16048万元,占可用指标的100%,比上年增支4440万元,其中上级追加增支453万元,两年教育转移支付增支3628万元,大专本科和退伍安置增人以及调资增支359万元;卫生经费支出2795万元,占可用指标的100%,比上年增支869万元,主要为血防机构改革、晚血病人地方配套、上级专款和增人增支;抚恤救济费2035万元,占可用指标的100%,比上年增支698万元,主要为上级追加专款和部门预算补贴增支;行政管理费支出5904万元,占可用指标的147.6%,比上年增支2205万元,主要为“四费”超支、部门预算增加五大家和行政单位补贴以及对乡镇困难补助、增人调资和镇级转移支付科目调帐增支;公检法司支出4978万元,占可用指标的102.2%,比上年增支2126万元,其中两年省专项转移支付增支1956万元、省专款和增人、调资增支170万元;专项支出117万元,占可用指标的100%,比上年减支235万元,主要是教育费附加支出相应改列教育事业费科目减少了支出;其他支出7074万元,占可用指标的100%,比上年减支1331万元。主要项目构成:罚没收入办案经费和规费支出2657万元、宏骏和华新企业投入800万元、村级税改转移支付和抗旱排涝等1057万元、村级附加补助538万元、国地税部门征收经费和增量分成1292万元、冶炼厂利息350万元、招待费80万元、贷款贴息50万元、土地二轮延包70万元。

2005年,按现行财政体制算帐,县本级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728万元,减定额上解156万元;加上级追加专款7944万元、加税收返还4510万元、加各种转移支付和其他补助23784万元、加上年教育和政法专项转移支付结转本年使用2792万元,当年可用资金来源52602万元;财政支出54110万元,收支相抵,当年赤字1508万元;再加上年结余1508万元,实现了财政收支基本平衡。

2005年,我县财政收入虽然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但当年收支相抵,仍有1500万元的缺口不能平衡,需要上年结余弥补。其原因:一是因年初推行相对规范部门预算,调整和增加了对部分单位的财政支出,使必列的支出缺口预算挂帐2762万元。二是全年收入增收主要是增值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共享收入,大头都被中央和省拿走;加上对宏骏、白云山铜矿、电厂等企业、双牛、宏发、三磊等房地产开发,乡镇新增企业税收优惠政策税收返还以及国地部门相应增加的增量分成,致使地方政府财力难以和收入一样实现同步增长。三是政府财政在财力难以实现有效增长情况下,保稳定、保发展支出的压力非常大。仅用以宏骏、华新两个企业的配套投入800万元,全县招商引资工作中用以改变环境、土地补偿、修路、搬迁等费用在500万元左右,用以企业改制投入383万元、还不含从社保基金垫支的300万元,致使当年收支无法平衡。

2005年,在财政预算执行过程中,财税部门以发展经济为重点,以强化征管为核心,以深化改革为契机,以优化服务为手段,加强部门协作,克服了种种困难,较好地实现了财政收入超额完成;确保了人员工资、正常运转、大局稳定和经济发展重点支出的执行,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来之不易。围绕完成2005年财政预算工作任务,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确保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一是加大向上争取项目资金力度。2005年,共向上争取财政扶贫、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世行贷款等各种专项资金6000多万元,为改善全县基础设施、推动项目建设、加快培植基础财源,促进全县整体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二是加大本级支持重点税源建设力度。在地方可用财力极为有限的情况下,千方百计筹措资金,财政预算继续为宏骏铝业和华新六号窑等重点项目投入配套资金1000万元,确保了骨干项目的扩建投产,为收入的超额完成奠定了基础。三是加大全县招商引资力度。2005年,新增招商引资各种配套建设支出500多万元,政府财政新增招商引资项目22个,其中已建成7个,在建15个,新增税收近1500万元。四是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在发展经济,培植财源的同时,对重点企业、重点税源实行全程监督征收管理,将收入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单位和个人;加强征收部门协作配合,抓好收入协调,确保均衡入库;全面清理民福企业及到期税收优惠政策,杜绝“跑、冒、滴、漏”,确保收入应收尽收,全年共清理民福企业11家,清理到期税收优惠政策企业20家,清查补缴入库收入300余万元;通过发展经济和强化收入征管,确保了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和全年3个亿任务的圆满完成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