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青岛第二中学学校历史

1925年,青岛市公立女子小学校,即现今青岛江苏路小学的前身,设立了女子中学班,开启了青岛二中的发展历程。最初,25名学生入学,校长连索兰卿女士引领了这所学校的初创。

1926年秋季,学校增设一个班,学生人数增至45人。随着班级的增长,1927年8月,由于校舍不足,女子中学班独立成“胶澳商埠公立女子中学”,搬至观海二路25号民房,李岫华女士担任校长。不久后,由于生源增长,学校再次迁至湖南路14号(现31号),设有三个班,共37人,教职员工与设施逐步完善。

1929年秋,更名为“青岛特别市市立女子初级中学”,首届初中毕业生有9人。1930年秋,增设高级班,迁至莱阳路(现青岛育才中学校址),规模扩大至290人,设施进一步提升。1933年,学校持续扩张,新建教学楼、大礼堂和宿舍,教职员工与学生数量显著增加。

抗日战争期间,学校经历动荡,1938年1月,改为“青岛治安委员会会立女子中学校”。1944年,日伪时期,学校名称与归属有所调整,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国民党政府恢复市立女子中学名号,校址仍为朝城路。随着解放,学生数量和班级增加,1949年6月青岛二中与崂山中学合并,成为男女兼收的青岛市立第二中学。

1949年9月,学校规模扩大,设有高中部和初中部,教职员工和学生总数显著增长。之后,青岛二中经历了多次扩建和改造,如大学路的分院设立、人民会堂的改建以及新校区的建设,成为了山东省乃至全国的重点中学。

扩展资料

全称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校址坐落于崂山区松岭路70号。青岛二中是一所有80多年历史的老牌名校,历年的入学录取成绩、高考成绩、竞赛成绩都保持青岛市第一,被公认为青岛最好的高中。无论是教学成绩、师资力量还是学校硬件在山东省都位居前列。学校以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为本,每年向全国各大高校输送大量优秀毕业生。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