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这些“劝退”的考研“黑校”!不管多受欢迎,都不要轻易报考!

在考研的道路上,你可能面临着一些“劝退”的学校选择。这些学校虽然知名度高,吸引众多考生,尤其对于考研新手来说,它们似乎成为了唯一的选择标准。然而,实际的性价比可能并不高,报考这些学校可能会成为“炮灰”,浪费一年宝贵的时间。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这些“黑校”,以帮助你做出明智的选择。

首先,985高校的难度往往非常高,它们不在我们的主要讨论范围内。这次主要关注一些211和非双一流大学。当然,每所学校都有值得报考的专业,但不能一概而论地否定整个学校。要根据具体专业来判断其价值。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其考研过程异常复杂,一志愿复试时间与调剂开招时间错位,且复试标准严格,面试低于60分即不予录取。这给考生带来了巨大的不确定性。

2. 中国传媒大学,由于出分时间较晚,复试安排在后方,导致考生错过了调剂机会。各学院复试在4月上旬进行,录取结果在4月中旬公布,给考生的准备和决策带来了挑战。

3. 苏州大学,尽管学校整体实力不俗,部分热门专业却存在报考人数过多、竞争激烈的问题。应用经济学专业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表现较好,但报录比和录取平均分都较高,性价比相对较低。

4. 湖南大学在夏令营环节对优秀学生给予特殊照顾,导致统考生名额锐减,复试过程显得形式大于实质。复试时间晚,录取名单公布滞后,对考生的后续规划产生负面影响。

5.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广西大学等学校,不保护第一志愿考生,倾向于接受优质调剂生源,对于追求性价比的考生来说可能不是最佳选择。

6. 兰大在调剂时更倾向于985、211名校的考生,对第一志愿考生不够保护,且在评奖时存在对985高校的偏好,对双非高校有一定的歧视。

7. 南京理工大学和上海大学在复试中倾向于接收本校学生,导致复试分数线压到国家线,高分学生较多,容易成为“炮灰”。同样,河北大学的新传专硕在复试成绩方面存在不公平现象。

8. 今年,双非院校的报考竞争异常激烈,尤其是广东工业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山西财经大学、青岛大学、宁波大学和西北师范大学等学校,报名人数创历史新高。

在面对这些“黑校”时,重要的是要深入了解学校和专业的实际情况,而非仅凭知名度做决定。在选择考研学校时,应综合考虑学校的整体实力、专业优势、竞争情况、录取政策以及个人的实际情况,以避免不必要的风险和损失。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