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一、业务处理题 1、练习固定资产增减业务的核算方法。根据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1)购入需要安装的生产用M

1、

(1)固定资产的成本 =80000+13600+1400=95000(元)

购入时:

借:在建工程 81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3600

贷:银行存款 95000

(2)支付安装费时:

借:在建工程 3200

贷:银行存款 3200

设备安装完毕交付使用时:

借:固定资产 98200

贷:在建工程 98200

(3) 固定资产的成本 =50000+8500+500+1000

借:固定资产 6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00

贷:银行存款 60000

(4)

借:固定资产 800000

贷:实收资本 800000

(5)固定资产转入清理金额为200000-80000=120000元

借:固定资产清理120000

累计折旧80000

贷;固定资产200000

支付清理费用:

借:固定资产清理9200

贷:原材料 8000

银行存款1200

收到银行存款

借:银行存款 160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60000

处理固定资产净收益=160000-120000-9200=30800

借:固定资产清理30800

贷:营业外收入30800

(6)

报批前(发现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25000

    累计折旧25000

    贷:固定资产50000

批准后

  借:营业外支出25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25000

2、

年限平均法(每一年的折旧额都是一样的)

净残值=200000*4%=8000

年折旧额=(200000-8000)/5=38400

年数总和法:

  年折旧额=折旧基数×逐年递减的折旧率

  =(原值-预计净残值)×尚可使用的年限/1+2+…+n

预计净残值=原值×预计净残值率=200000×4%=8000(元)

  第一年年折旧额=(200000-10000)×5/(1+2+3+4+5)=64000(元)

  第二年年折旧额=(200000-10000)×4/(1+2+3+4+5)=51200(元)

  第三年年折旧额=(200000-10000)×3/(1+2+3+4+5)=38400(元)

  第四年年折旧额=(200000-10000)×2/(1+2+3+4+5)=25600(元)

  第五年年折旧额=(200000-10000)×1/(1+2+3+4+5)=12800(元)

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年折旧率×每年年初固定资产折余价值 折余:折旧以后的余额

  第一年年折旧额=2/5×200000=80000(元)

  第二年年折旧额=2/5×(200000-80000)=48000(元)

  第三年年折旧额=2/5×(200000-80000-48000)=28800(元)

  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即:倒数两年),将固定资产账面折余价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剩余价值在两年间平均摊销

  预计净残值=原值×预计净残值率=200000×4%=8000(元)

  第四年、第五年

  每年折旧额=1/2×[200000-8000-(80000+48000+28800)]=17600(元)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