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小岛 || 诗语读《妆台方》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3:22:13
文:巧说诗语 图:来源于网络
木兰归来时,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诗语闲暇时,对镜画眼眉,当窗贴面膜。
古时,今日,女为悦己者容,亦为己容。
翻开唐人宇文士及所著《妆台方》(又名《妆台记》),开篇先是记载了一些发饰:凤髻、云髻、百合分髾髻、同心髻等等。
隋文宫中梳九真髻,红妆谓之桃花面,插翠翘桃华搔头,帖五色花子。
贞元中,梳归顺髻,帖五色花子,又有闹扫妆髻。
《古今注》云:“长安作盘桓髻、惊鹄髻、复作俀鬌髻。一云梁冀妻堕马髻之遗装也。”
翻着古籍,想象着此类发型究竟该是什么样式的呢?然终不可得,亦无从考究。
即便可以考究,亦搜寻来古图样式,以我之手拙,必难以模仿。
以吾此时此刻之心境,恐无耐心仿古人梳云髻,况旧日之时尚,亦难与今日之潮流相融矣。
吾于发型之追求实不高,偶尔染之,烫之。常以为仅凭披肩长发亦或马尾短辫足以平步青云、笑傲江湖。
然吾于描眉之追求略高。常常描之、画之,然却常不得法,时而一高一低,时而一粗一细,时而一浓一淡,终难画出令自己满意之眉形。
也难怪,自古眉不好描画。古人曾云:女子画眉,好比男子做诗,轻重缓急,诗脚平仄都是极有讲究的。深一点,浅一点,长一分,短一分,都是不一样的容颜,不一样的情意。《西京杂记》言:“司马相如之妻卓文君的眉色,如同望远山,轻淡有致,当时的人们尽皆效仿,画远山眉。”吾亦深感其奥妙,无奈手法不济,只能常以弯眉亦或直眉描之。
据说,古时若是遇着良人,闺阁之间,夫妻二人,描眉之乐,更是甚于其他。汉代张敞,怜惜妻子眉角受伤,每日都要为妻子描眉,便是误了上朝也在所不惜。传言有人曾奏请皇帝此事,张敞的解释却是,“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由此可见,画眉事小,夫妻之情却是更深。
仔细查来,古时有关眉毛的种类还真不少。五代时,宫中画眉形式多样:一叫开元御爱眉;二叫小山眉;三叫五岳眉;四叫三峰眉;五叫垂珠眉;六叫月棱眉,又名却月眉;七叫分梢眉;八叫涵烟眉;九叫拂云眉,又名横烟眉;十叫倒晕眉。
苏东坡在诗中说:“成都画手开十眉,横烟却月争新奇。”
不禁令人感慨,古时之女子,即便是画眉亦能画出诗情画意,万种风情。非今时今日女子之雾眉、飘眉、半永久眉等可以比拟。
且今日之丈夫,肯为妻子描眉画眼者,能有几人乎?
据书中描述:古代美人在进行面部化妆时,先傅粉,再把胭脂放在手心调匀,然后搽到脸上。两颊施胭脂比较浓的,为酒晕妆;淡的,为桃花妆;薄薄地施一层胭脂,再罩粉一层的,为飞霞妆。梁代简文帝有诗曰:“分妆间浅靥,绕脸传斜红。”“斜红绕脸”,就是形容古代女子的妆容。
细细品来,古时女子化妆至少有以下七步:
第一步:敷铅粉
古人化妆的第一个步骤是敷铅粉,铅粉其实是重金属,作用与现在打粉底类似,都是为了凸显出自己的肤白貌美,毕竟“一白遮百丑”。
她们还会在铅粉中添加辅料调和使用:唐人喜欢在粉中掺入西域香料,称迎蝶粉;宋人将益母草、蚌粉等调制玉女桃花粉;明人则以玉簪花为主料,制玉簪粉。
第二步:抹胭脂
胭脂,又名焉支,是外来语。因为胭脂原本出自西域的焉支山下,由一种名为“红蓝”的花朵中提取。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将胭脂带回中原,女子敷粉后用以之饰面。张骞带回胭脂之后,中原女子稍作改良,加入了牛骨髓制作成粘稠的红色脂膏,装于金玉陶瓷等材料的器皿中。
而到了魏晋南北朝时,胭脂的制作工艺更趋成熟,既有便携式纸片状的“金花胭脂”,即将胭脂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还有以丝绵蘸红蓝花汁而成的“棉胭脂”,类似现在的腮红液,工艺已非常现代。
第三步:画黛眉
古时没有特定画眉毛的材料,女子们就用柳枝烧焦后涂在眉毛上。也有的是用青色的柳枝点着稀释后的颜料画眉。
第四步:点额黄
这是用丝绸、彩纸、金箔、云母片等材料剪成的装饰物粘贴在眉心或前额。形状有圆形、菱形、月形、桃形以及花、鸟、鱼、蝴蝶、鸳鸯等,颜色主要是红、绿、黄三色。
第五步:画面靥
面靥妆始于宫廷,起初并不是为了装饰,而是一种特殊的标记。当某个后妃来例假时,不能被帝王临幸,又羞于启齿,就在脸上点上两个小红点,女史见了不会列名安排侍寝。后来,面靥逐渐成为一种装饰,流传到了民间。
第六步:描斜红
斜红始于南北朝,是在眼角两旁用胭脂各画一条红色的月牙形,涂抹的深浅、粗细各有不同,在唐代的宫廷中颇受女性欢迎。
第七步:点口脂
唐人以蜂蜡代替前人的动物脂膏,又掺以朱砂、紫草,终于调试出红色、粉红、红褐色等不同色号的口脂。古人崇尚“樱桃小口一点点”,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女孩子们先用白色打底以覆盖唇色,然后用口脂在嘴唇正中画出唇形。
即便是现代的化妆步骤也少则五六步,多则七八步。
然诗语之化妆步骤仅有三步:打粉底、描眉、涂口红。有时,吾亦觉此三步都麻烦费事,于是乎常常素颜出镜。或是仅涂上口红以提气色。
吾虽外表看似娴静淑雅,实非精致讲究之女子,乃女汉子也。
窃以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故不爱施之以庸脂俗粉。
若可穿越回古时,吾愿学湘云身着男装亦或夜行衣,大说大笑,风流倜傥。吾天生性格亦如湘云般心直口快,开朗豪爽。常常不拘小节、粗枝大叶。然却没有湘云那般的诗思敏锐,才情超逸。故吾当勤学苦练,愿能以勤补拙,早日吟出好诗。
《妆梳台》之妙趣,唯女子可知,非男子可懂也。吾虽为女汉子,亦时常乐之,向往之。若能复古,吾愿做一位端庄娴静、贤良淑德的真女子。
上一篇 下一篇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