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组织内阿米巴生活史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02:41:24
溶组织内阿米巴是一种寄生虫,其生活史包含两个主要阶段:包囊期和滋养体期。人类是其主要的适宜宿主,但猫、狗和鼠等动物偶尔也会成为寄生宿。感染初期,阿米巴以含四核的成熟包囊形式存在。这些包囊可能通过被污染的食品或饮水进入人体,经过胃和小肠后,在回肠末端或结肠的中性或碱性环境中,包囊壁会在特定条件下变薄,虫体通过伸长伪足并脱囊而出。
脱囊后的虫体经历胞质分裂和核分裂,形成8个滋养体。滋养体在结肠上端主要摄取细菌,通过二分裂方式迅速增殖。随着肠内容物的脱水和环境变化,滋养体在肠腔内形成圆形前包囊,分泌厚囊壁,经过二次有丝分裂形成四核包囊,随后随粪便排出。在适宜的湿度下,包囊能存活数日至一个月,但在干燥环境中则易死亡。
滋养体具有侵袭性,能侵入肠粘膜,吞噬红细胞,引发肠壁溃疡。它们也可能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其他组织或器官,引发肠外阿米巴病。在体内,滋养体随坏死组织脱落并可能随着粪便排出。然而,滋养体在外界环境中存活时间极短,一旦被吞食,通常会在通过上消化道时被消化液消灭。
扩展资料
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 Schaudinn, 1903)属内阿米巴科的内阿米巴属。过去认为,溶组织内阿米巴一般在宿主结肠内共栖,只是在一定条件下侵入肠壁或由血流带到其他器官并引起疾病。1928年,Brumpt曾提出溶组织内阿米巴有两个种,其中一种可引起阿米巴病,而另一种虽与溶组织内阿米巴形态相似、生活史相同,但无致病性,并命名为迪斯帕内阿米巴(Entamoeba dispar)。引起阿米巴病的是溶组织内阿米巴,而迪斯帕内阿米巴无致病性。
下一篇
德语第三个形容词词尾变化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