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江简介及详细资料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11:23:23
郁江,亦称南江,是珠江流域西江干流黔江段和浔江段的分界点,贯穿广西南部。源头位于云南省广南县莲城镇听弄村,初始名称为达良河,向东北流入广西后称为驮娘江。沿途流经广西西林县,至田林县与西洋江交汇处,转向南流入云南省,至剥隘镇与西洋江汇合后,折向东流入百色市,与澄碧河汇合称右江。
郁江干流全长1179公里,总落差1655米,平均坡降1.4‰。流域面积90656平方公里,在广西境内为70007平方公里,占西江水系总面积的34.5%。驮娘江段起始于云南省广南县,至富宁县剥隘镇普厅河及那马河口止,全长180公里。主要支流包括冷平河、西洋江等。
剥隘河段起始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县与西洋江汇合处,至百色市百色镇止。南流经过富宁县剥隘镇,然后拐向东流入百色市。
右江段起始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百色镇澄碧河口,至南宁市宋村截止。由百色流向东南,经田阳、田东、平果、隆安诸县,到南宁市西郊宋村与左江汇合止,全长707公里。
郁江段起始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江南区宋村,至桂平市与西江干流黔江段汇合而止。流经南宁市中心城区(不含武鸣区)、横县、贵港市、桂平市。
邕江段起始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宋村,至横县六景镇道庄村而止,属于郁江河段。
邕江位于广西南部,在南宁市境内,起自左、右江汇合处宋村,由东流经邕宁区蒲庙镇液游与八尺江汇合处,至横县六景镇道庄村止,全长约133.8公里,流域面积6120平方公里,水面面积26.76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410亿立方米。比降0.199‰,常年可通航200至300客位客轮及120吨级以下船只。沿江两岸修筑了数十公里的防洪大堤。
郁江径流量的年际变化以贵港水文站为代表,1952-1967年郁江有一段较长的低水周期,绝大多数年份低于多年平均径流量479亿立方米;1968-1974年是一段丰水周期,在7年中大于多年均值的达5年。最丰水为1973年达767亿立方米,最枯水为1963年为238亿立方米,丰枯水年从50年代初期到70年代中期,最大差值达529亿立方米,为均值的1.04倍。1975-1977年又进入低水周期。1978-1979年又出现丰水周期。进入80年代,除1985、1986年外,均处在低水周期。周期有长周期和短周期,相互交替出现。
郁江含沙量以南宁水文站为代表,1954-1959年平均含沙量0.249公斤/立方米;60年代为0.230公斤/立方米;比50年代降低7.6%;70年代年平均含沙量为0.243公斤/立方米,比50年代降低了2.4%。从50年代到70年代变化不很明显。
郁江干流可分成三段的百色以上河段长388公里,落差1554米,平均坡降4.01‰,流经高原山地,河道深切,谷地狭窄,谷坡陡峭,水流湍急,地广人稀,水力资源丰富。百色到宋村的右江河段长338公里,落差59米,平均坡降0.17‰,流经右江河谷的台地平原,耕地集中,人口稠密,工农业生产较发达。宋村至桂平河段长426公里,落差42米,平均坡降0.1‰,流经丘陵平原,河谷宽敞,水流平缓,耕地集中,人口稠密,经济较发达,有许多中小城镇沿岸分布。
郁江主要支流有左江、武鸣河、百东河、龙须河、澄碧河、乐里河、西洋江等。汇入南宁以下河段的有八尺江、镇龙江、武思江等。左江是郁江最大支流,发源于越南北部山地,在越南境内叫奇穷河,于凭祥市的平而关流入广西后称平而水(或黎溪河);流经凭祥市、龙州县,至龙州镇与水口河汇合称左江,流经龙州、崇左、扶绥,至宋村与右江汇合。干流全长539公里,流域面积31595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67亿立方米,径流深632.2毫米;汛期5-10月径流量为250亿立方米,占年径流量86.2%,径流量高度集中汛期。最大年径流量为267亿立方米,最小径流量为96.1亿立方米,差值达170.9亿立方米,相当于均值的0.98倍。平均含沙量0.17公斤/立方米,侵蚀模数104吨/平方公里,左江干流河道特别弯曲,自龙州上金起直至宋村止,出现许多牛轭式的弯曲河道。左江主要支流有黑水河、明江、水口河等。
乐里河发源于田林县板桃乡,沿右江大断层线发育,自西北流向东南,流经田林镇至百色市杨圩附近注入剥隘河,河长129.6公里,流域面积141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4.98亿立方米,径流深351.6毫米,是全区径流深最小的河流。汛期5-10月径流量3.20亿立方米,占年径流量90.4%,也是全区径流量最集中在汛期的河流之一。
龙须河发源于靖西县北部喀斯特地区,流经靖西、德保,于田东县汇入右江,全长130多公里,流域面积2750平方公里,平水年径流总量14.7亿立方米,径流深550毫米。
澄碧河,是右江较大的一级支流,古称澄碧水(又称泗水),源出凌云县城北青龙山北坡一支山脉的东麓,于百色市永乐乡平塘村上塘屯入境。沿途流经永乐平塘村、龙川乡林河村的那旦、那宜,永乐乡南乐村的沙浩和百色镇的拉达、东坪,于城区大码头汇入右江。
福禄河,是右江较大支流。源于德保县东陵乡高国屯一带为中心的漏斗状溶岩地区。于田阳县桥业乡活旺村那虎屯流入百色市境,流经那仁、达双屯后复出田阳县,于洞靖乡奔流9公里后,又于百色市龙和乡中华村百华屯入境。尔后北沌至都毕乡福橡村久布屯转折东流,于平甫屯东汇入右江。市境内一段长26.3公里。流域面积为515平方公里,河宽一般为30~50米。境内主要支流是龙和乡的昔仁(达双)河和那毕乡的东环溪,干流流量基本稳定,上游枯水期流量4~7立方米/秒,罕见特旱流量1.0立方米/秒(1963年5月),汛期流量11~40立方米/秒,洪水流量曾达217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14.1立方米/秒。中游段枯水流量5~9立方米/秒;下段汛期流量14~60立方米/秒。洪水流量曾达1382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23.7立方米/秒。多年平均流量7.47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深627.7毫米。干流河床坡降大,且有2米高以上的头跌水100多处,形成小瀑布。全流域可利用落差263米,有利于梯级开发水力发电站和修建引水工程,以灌农田。解放后,该河水资源及水能资源已逐步被开发利用。至1988年已在下游兴建了能灌溉农田1万余亩的福禄河引水工程;兴建装机容量为9600千瓦的百色市
上一篇
句町史籍记载
下一篇
0税率会影响申报增值税吗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