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高考是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4:25:31
广西新高考改革自2021年启动,旨在通过综合改革提升招生公平性、科学性与监督性。改革自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目标于2024年基本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模式,建立全面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长效机制。
改革包含多个任务,首先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考试分为合格性与选择性两种类型,合格性考试成绩作为高中毕业依据,选择性考试成绩作为高考录取参考。考试科目涵盖14门基础课程和6门选择课程,面向普通高中在校生和社会人员开放。考试内容依据课程标准和人才选拔要求,成绩呈现方式因考试类型而异。
同时,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亦得到完善,内容涵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评价过程通过统一的管理系统进行,结果作为毕业和录取的重要参考。评价结果需经过学生自我记录、学校指导和公示确认,最终导入评价管理系统,形成学生综合素质档案。
改革还深化了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统一高考招生分为普通本科和高职专科,以本科招生为主。考试科目包括3门全国统考科目和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不再区分文理科,外语科目考试分为听力和笔试两部分。选择性考试科目由考生在物理、历史两科中选择1科,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四科中选择2科。报考体育类、艺术类等专业的考生还需参加相应专业考试。
招生录取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模式,按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别划线、录取。普通类专业依据考生总分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择优录取,体育类、艺术类专业依据考生总分和相应专业考试成绩,同时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普通高等学校需提前公布对学科专业基础的要求。
此外,改革还深化了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评价方式。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报考高职院校需参加文化与职业技能相结合的测试,鼓励使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替代职业技能成绩。普通高中毕业生和社会考生报考需参加职业适应性测试,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成绩作为文化素质基础,同时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未参加分类招生或未被录取的考生,仍可通过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