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新课改高考怎么考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23:02:13
新课改要求,各普通高中学校要在保证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学生开设丰富多彩的、高质量的选修课程。修好选修课也是未来高中生毕业需要达到的必备条件之一。
根据学生未来发展方向,选课方式可分两大类。普通高中毕业后准备直接就业的,应先完成各科目课程方案所规定的116个必修学分;再根据兴趣、爱好和就业志向,从各科目课程标准所设置的选修模块中选修一定数量的模块,至少获得22学分;还要从学校课程中选修一定数量的模块,至少获得6学分。学生在普通高中三年至少修满144学分才能达到毕业的基本要求。
希望普通高中毕业后进一步学习的,应先完成各科目课程方案所规定的116个必修学分;再按照《河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中有关人文方向或理工方向“建议选修内容”的不同要求,选修一定数量的模块,获得相应学分;还要从学校课程中选修一定数量的模块,至少获得6学分;鼓励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从“自主选修内容”中选修一定数量的模块,获得更多的选修学分。
高中生开始选课后,打破了原有行政班级管理体制。对此,省教育厅要求各学校应在选修课程的考勤、考核与重修,行政班与教学班管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也就是说,以往只有独立的行政班,现在是行政班与选修课的教学班并存,但是管理仍以行政班为主。”
研究性学习共15个学分,内容有三大块,分别是:
人与自然:包括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天文地理等方面的研究。
人与社会:包括城市规划、社区管理、乡土与民俗文化等方面的研究。
人与自我:包括中学生生理与心理问题、中学生行为方式等方面的研究。
其活动形式主要有三种: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班级、年级或更大范围的合作研究。
我省要求,高中三学年学生所做专题研究或项目设计不少于3个,研究性学习活动时间不少于270课时。岳宇巅提醒说,不能用学科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替代研究性学习活动,防止重复计算学分的情况发生。
●每学年安排一周的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的内容分两大块:
一是社会各行业体验性活动。如学工、学商、学农、军训、科技文化活动、勤工俭学活动等。
二是参观、考察、调查活动。如对本地区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所进行的参观、考察活动等。
按照指导意见,高中三年,每学年安排一周(按5个工作日计算)社会实践,每次应有不同内容。社会实践每学年2学分,共6个学分,由学校根据学生参与时间、过程、态度和实践效果进行认定。
上一篇
武警国防生分配归哪里管
下一篇
英语专业就业前景怎样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