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一思想政治人教版复习归纳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06:07:04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的含义及其必须具备的条件: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使用价值,即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二是价值,即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的原因是商品交换的发展,货币的作用是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3、货币的职能: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
第二课、多变的价格
1、影响价格的因素:供求关系、价值规律、生产成本、国家政策、货币价值等。
2、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
3、价值决定价格: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格的高低取决于商品价值量。
4、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第三课、多彩的消费
1、消费类型:按产品类型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按交易方式分为钱货两清、货款消费、租货消费;按消费目的分为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2、消费结构:消费结构指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所占的比重,会随经济发展、收入变化而变化。
3、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第二单元、投资与创业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对象、消费方式、消费质量和水平,为消费创造动力。
2、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关键。
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
1、企业: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2、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竞争优势、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3、劳动者:劳动者是生产过程的主体,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劳动者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第六课、投资的选择
1、储蓄存款:个人将合法的所有人民币或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
2、股票、债券和保险: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有价证券,债券是政府、企业等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有价证券,保险是风险管理的一种方法。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
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收入分配中,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社会公平。
第八课、国家收入的分配
1、财政及其作用:财政是国家对集中起来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的过程,财政收支平衡是理想状态,财政赤字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2、财政的作用:集中力量办大事,人民生活有保障。
第十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市场配置资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通过价格、供求、竞争等实现资源合理配置。
2、市场秩序:市场规则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市场交易原则包括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
3、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
4、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和控制,主要目标包括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等。
第十一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1、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1、经济全球化趋势: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增加了国际风险。
3、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勇敢地迎接挑战。
4、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5、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我国必须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下一篇
怎么做笔记最有效初中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