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中山大学中文系简介

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山大学的学术瑰宝,自1924年广东大学创办之初,便扎根于此。彼时,设中国文学系,后随着学校更名,中国文学系改称中国语言文学系。1928年,文史科设立语言历史研究所,以学术研究、文化发展为使命,内设考古、语言、历史、民俗四学会。1935年,文史研究所改组为文科研究所,设立中国文学部与历史学部,招收研究生。1939年,中文系恢复原名,即便在抗日战争时期,中文系师生也坚韧不拔,迁至云南瀓江、广东坪石、梅县等地继续教育,彰显了学术精神的坚韧。

1946年,语言学系成立,进一步丰富了学科体系。1953年,院系调整后,中文系改称中国语言文学系,设有汉语言文学专业,与语言历史研究所、文科研究所、语言学系保持紧密的学术交流与合作。1954年,语言学系并入北京大学,部分教师转入中文系。1958年,中文系增设新闻专业,后并入暨南大学。1981年,中文系设立汉语培训中心,1992年,该中心并入外国语学院,不断扩展学术领域。

多年来,中文系本科专业仅设汉语言文学,如今在校本科生超过500人。近年来,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学术水平逐年提高,目前在校研究生近400人,其中博士生160余人。自建系以来的80余年,无数毕业生遍布国内外,他们在各自领域表现出色,赢得了广泛赞誉。

扩展资料

中山大学中文系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编教职工67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20人,博士生导师18人。我系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目前,我系为博士、硕士授权一级学科(现有8个博士点、7个硕士点招生),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以及两个省级重点学科(中国古代文学、汉语言文字学)、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1个国家重点研究基地(均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学术传统深厚,学术梯队整齐,是海内外公认的研究中国古代戏曲及文体学的重要基地。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