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患了考研强迫症+偏执狂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15:46:23
我觉得你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缺乏计划,没有集合自身情况而制定计划的人就喜欢攀比,而且什么都比,比谁复习的快,比谁做的题多,比谁学习的时间长,甚至会变态的比谁的熬夜时间长,最恐怖的是会有人没有运动,没有适当的休息,没有课外活动,甚至不与自己的朋友一起玩,觉得自己的时间十分宝贵,不敢有丝毫的放松。可是真正坐在自习室的效率怎样?只有自己知道。并且在复习的时候还常常会顾左右而失去更多。也就是学着数学想着英语还没看,学着政治发现别人都在复习专业课而自己还没开始看。这些种种焦虑状态 都是缺乏一个合理的计划和良好的心态的表现。其实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制作不同的计划,然后按计划执行就会淡定很多,什么意思呢。也就是你需要花一天时间专门静下心来给自己做一个计划。找一个本,列出你所有的可用于考研的时间,有几个月,每个月有几天可以用于学习,暑假和之前之后的时间肯定是不一样的。然后每天你可以在自习室做多久,这些时间里有多少可以给考研用。然后再列出你的任务。比如数学需要看几本书,做几本习题,包括400题。660题等等之类的书是必须要看的。然后就是把这些任务和时间进行匹配。这里要注意不同的科目开始的时间和不同阶段复习的重点要结合自身的实力和所考专业进行具体分析。一般是暑假前只做数学和英语的复习,一定把基础做扎实了。然后暑假的时候重点依旧是数学和英语但是要开始看一部分的专业课了,至少要通读一遍的课本。如果你们的专业课内容较多,并且自己的基础不是很好就要花多一点的时间了,反之则少点。然后暑假之后就重点是专业课,同时不放松数学和英语的复习,只是已经不是重点了,十月份(就是大纲下来的时间)要开始看政治了,尤其是大学的时候是理工科的学生,政治要多花点时间。政治的复习不一定都是背,要广泛的看,每天看看新闻,尤其是政治、经济的很有必要,要多了解一些东西,积累一些答题的素材,然后答题的时候就不会出现词穷的问题。每一门课的任务列出来了之后就要把时间分配给任务。比如暑假两个月必须做完复习全书,书一共有多少章节,这样就能知道每天做多少。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在应该的时间内做应该做的事。比如四月就是看数学课本和做英语阅读背单词的季节,就不要去想真题的事,踏踏实实的把基础做牢固了,接下来的东西就势如破竹,做起来会非常快。并且这样就可以不用担心该干的事情干不完,而且不用焦虑别人正在那看什么,因为你在按你的计划走,你一定能做完,并且能做好。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做计划的时候一定要做成弹性的,就是一周如果有五天可以用于考研学习的,计划的任务只能安排四天,因为中间你总会碰见一些事情耽误计划的进度,太紧凑的计划不利于执行,常常会因为完不成任务而出现计划流于形式,很快你自己都坚持不下去。所以一定要留一个缓冲的时间,保证每周的任务都得到完成,计划得以实施。如果真的四天完成了五天的任务,如果精力还可以可以继续看以后的,也可以奖励自己适当的休息一下,这样做的好处是给自己一种成就感,看自己可以做完,并且做的很好。如果做不完正好有这个时间补上。
最后就是考研不是苦行僧式的生活,考研对于那些保研就业的人来说有一个更加充实的大四生活,有一个自己在拼搏奋斗的未来等待自己,真的很好。告诉自己你所做的每一份努力都是有意义的,不要太在意周围的人。并且退一万步讲,你没有考上研,还有很多的机会,考研只是比其他不努力的人多了一条出路,对于已经大学毕业的你,失败真的没有什么。
况且中国考研的人其实有很多选择的,普硕可以首先考,过了初试线的还可以调剂,院内换专业调剂,或者跨院调剂,甚至跨专业调剂,不行还可以调剂到专业型硕士。最后还可以回去就业,因为考研你对专业课的了解更多,因为复习过,你一直在思考的大脑要比别人的快很多,在年后的大型招聘会中你具备很多别人不具备的优势。如果有条件有需要还可以来年再考,可以先工作再在职考。没有什么,放的下才能拿的起来。人生是一个很奇怪的过程,往往你越想得到的东西,越得不到,所以淡定!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