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化细胞所)考研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05:07:03
经历了多次考研的挫折,我最终还是未能如愿进入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生化细胞所)继续深造。初试阶段,我全力以赴,花了一年的时间复习,参考了杨广笑的视频和笔记,虽然自认为补足了本科阶段的不足,但考试的结果却让我心有余悸。面对复杂的问题,如从细胞遗传学角度解释老年人易患癌症的原因,我试图从自然选择、重组、变异等方面思考,尽管背诵了大量的资料,但考试还是让我感觉不够充分。
复试的难度更大,从提交材料到心理测试,再到面试,过程紧张而复杂。面试时,我遭遇了多位资深研究员的提问。隋鹏飞研究员在面试中强调了对优秀人才的期待,对于我本科成绩和初试成绩的反馈,让我感到压力山大。周波研究员的中英文综合面试更是考验了我的实际能力,从自我介绍到翻译文章,再到对实验设计和原理的讨论,每一个问题都旨在深入考察我的知识掌握和理解能力。杨荟研究员则侧重于RNA领域的深入探讨,对我的研究兴趣、知识范围以及实验设计等方面提出了细致的提问,凸显了对科研创新的重视。刘默芳研究员则从更个人化的角度,询问了我的家庭背景、考研动机以及个人特长,使面试过程更加全面。
整个考研历程,从初试的紧张备战到复试的层层筛选,再到调剂过程中的不断尝试和抉择,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压力。最终,尽管未能如愿进入心仪的学校,但这段经历对于我而言,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成长机会,不仅加深了我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也锻炼了我在压力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一篇
为什么生化环材考研率高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