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心理学历史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13:13:49
社会心理学对于群体的研究源远流长,早期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大型群体,如民族和群众。拉察鲁斯和斯坦塔尔作为民族心理学的奠基者,他们在1859年创办了《民族心理学和语言学》杂志,并在其中发表了“民族心理学序言”,强调社会心理学的目标是理解民族精神的内在心理特性,探索其活动规律。冯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主张通过分析文化产物如语言、神话等来研究民族心理,他的代表作《民族心理学》在1900年出版,共10卷。
塔尔德的《模仿律》(1890年)和西格尔、勒邦的作品(1891年和1895年)则关注群众心理学,他们认为群众易受冲动、缺乏理性,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易受匿名、感染和暗示影响,表现出非理性的行为。麦独孤在1908年提出的社会行为本能理论,以人的结群本能解释人们聚集群体的问题,其中的观点如模仿和群体极端化至今仍对社会心理学有所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社会心理学的研究重点转向小型群体,即群体心理学逐渐转变为小群体心理学。研究内容包括社会促进与社会抑制、顺从、群体凝聚力的测量、领导力分析、群体思维、决策过程以及群体极端化等。梅奥作为社会学派在小群体研究中的代表人物,他基于霍桑实验提出了人际相互关系理论,着重研究正式结构与非正式结构在群体管理中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扩展资料
研究结成群体的人们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的社会心理学分支。人不能离群独居。一个现实的人,总是要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依从于经济和政治地位、种族或民族、社区、年龄、性别、职业、血缘、兴趣、信仰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总要与别的人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参加一定的群体生活。
上一篇
节能专业哪些大学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