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王泽鉴教授西政讲座精要 | 判例学说与民法发展

王泽鉴教授的判例学说与民法发展讲座精华

讲座精华

主题剖析: 王泽鉴名誉教授在"判例学说与民法发展"的讲座中,深入探讨法律中的判例与学说如何塑造法律体系,如同身体的各个部分不可或缺。

核心内容: 2023年11月12日,西南政法大学,讲座涵盖引言、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法的适用、法释义学等议题,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历史脉络: 台湾民法发展初期,史尚宽等学者的理论贡献,以及判例研究的缺失,为后续德国法学的吸收与本土化提供了基础。

德国法学影响: 学者们学习德国法,旨在理解其方法论,并推动判例学说在本土的应用。

写作与研究: 康德名言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写作动机在于通过判例推动法律的进步,如区分债权行为与处分行为,以及法的适用过程中的重要课题。

实践与理论互动

未成年人与过失责任的案例分析,揭示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碰撞与解决。

区分"所遇得人"法律见解的艰难形成,以及"不完全给付"法律争议的演变。

法的形成与适用机制中,案例与判例成为推动规则发展的关键力量,如1999年债编修正案的解读。

方法论与实践

法院根据法无明文规定时的法理判决,如1988年《债法原理》的案例应用。

通过案例解析,法律解释的综合考量和法的续造,如凶宅案例中的责任认定和84条第1项的争议解读。

法律透明与效率:清晰的法律问题和论证路径,提升司法实践的精准性。

总结而言,王泽鉴教授的讲座不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框架,还深入剖析了实践中的关键案例,为理解和应用民法提供了一个深入且实用的视角。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