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神舟十四返回舱成功着陆,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带回了哪些实验样本

可喜可贺,太空水稻首次成功育种! 12月4日晚,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回来的不仅有“太空漫游”宇航员,还有经历了120天全生命周期的水稻和拟南芥种子。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郑慧琼团队完成水稻种子在太空萌发、幼苗生长、开花结籽全生命周期的培养实验,连再生稻也结出了成熟的种子,还有多个新发现。

太空育种,不是新课题,早就一直在进行。中国农业科学院航天育种研究中心主任刘录祥介绍,航天育种就是利用航天技术,将农作物种子和微生物带到太空中,利用太空中的空间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交变磁场等各种特殊因素对种子和微生物进行处理,使种子产生地面得不到的有益变异,在种子返回地面后,精心培育,从中挖掘发现优良丰产品种。航天育种选优工作至少需要3-5年才能完成。

另外,沈阳人周晓东为了解决小麦成长周期长、不适合东北种植问题,2004年5月份从自己研育的1000多个小麦品系中,精心挑选出了13个品系,1037粒,共计54克小麦品种.在2004年9月27日成功地搭载上我国第20颗返回式科学与技术试验卫星,并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卫星在太空运行18天后,于10月15日在四川省遂宁地区成功回收,10月24日,周晓东取回种子进行精心培育。经过7年培育,这些太空麦种已繁育到第12代,“子孙满堂”,变成了5万斤,可供种植1250亩地。

如今,太空育种出来的小麦已种到了东北三省、海南等地,周晓东因此还荣获了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