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巧填成语( ),轻于鸿毛。 ( ),五谷不分。 桃李不

巧填成语:

  (重于泰山 ),轻于鸿毛。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桃李不言,(下自成行或下自成蹊)。

  1、重于泰山,轻于鸿毛

  zhòng yú tài shān,qīng yú hóng máo

  【解释】泰山:山名,在山东省,主峰海拔1524米;鸿毛:大雁的毛。形容意义重大或比大雁的毛还轻,指双重价值

  【出处】高晓声《刘宇写书》:“是的,刘宇要死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刘宇如果死了,究竟算泰山还是算鸿毛,只有天晓得。”

  【结构】复句式成语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2、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sì tǐ bù qín,wǔ gǔ bù fēn

  【解释】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出处】《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结构】复句式

  【用法】复句式;作定语、分句;含贬义

  【近义词】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反义词】孜孜不倦、不辞辛劳

  【例句】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你只看'道千乘之国,使民以时'的那个'时'字,可是~的人说的出来的?

  【英译】can neither toil with one's limbs nor tell the five cereals apart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带他的学生子路周游列国宣扬儒家思想,一天子路掉队,遇到一老农,就问其见到他的老师没有?老农说:“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子路意识到自己的鲁莽就道歉,老农将他领回家。第二天孔子认为老农是位隐士。

  3、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háng

  【解释】古谚语。比喻实至名归。

  【出处】晋·潘岳《太宰鲁武公诔》:“桃李不言,下自成行;德之休明,没能弥彰。”

  【结构】复句式

  【用法】作宾语、分句;指实至名归

  【近义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英译】Silence is wisdom and gets friends.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táo lǐ bù yán,xià zì chéng xī

  【解释】。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出处】《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结构】复句式

  【用法】复句式;作分句;含褒义

  【近义词】桃李不言,下自成行

  【例句】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道旁苦李,为人所弃。”

  【英译】Peaches and plums do not have to talk, yet the world beats a path to them.

  【成语故事】西汉时候,有一位勇猛善战的将军,名叫李广,一生跟匈奴打过七十多次仗,战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李广虽然身居高位,统领千军万马,而且是保卫国家的功臣,但他一点也不居功自傲。他不仅待人和气,还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给他的赏赐,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就把那些赏赐统统分给官兵们;行军打仗时,遇到粮食或水供应不上的情况,他自己也同士兵们一样忍饥挨饿;打起仗来,他身先士卒,英勇顽强,只要他一声令下,大家个个奋勇杀敌,不握牺牲。这是一位多么让人崇敬的大将军啊!

  后来,当李广将军去世的噩耗传到军营时,全军将士无不痛哭流涕,连许多与大将军平时并不熟悉的百姓也纷纷悼念他。在人们心目中,李广将军就是他们崇拜的大英雄。

  汉朝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为李广立传时称赞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仍然会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树下都走出一条小路,李广将军就是以他的真诚和高尚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崇敬。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