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叠式是什么意思
- 培训职业
- 2025-05-07 00:35:22
以情节上三次大的重复为标志,是民间故事谋篇技巧之一,一种常用的结构方式。
故事在三次反复中向前推进。“三叠式”结构是在民间故事的编讲实践中形成的。情节上反复三次,重复中有变化,宜讲宜记,适合人民大众的欣赏习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固定的程式化结构。这种结构也为其它文学创作所借用。
民间故事的结构具有程式化的特点,其中尤以“三叠式”为最。这种“三叠式”指在一个故事里,或同样的场面出现三次,或类似的情节出现三个,从而表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塑造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例如主人公遇到三道难题、三次较量、三次冒险等等。这类故事结构大都比较完整,情节的开端、发展、变化、结局多有较完整的叙述,国际上一般称这类故事为“完型故事”。如机智人物故事、“问活佛型”故事、“三女婿拜寿型”故事等等。
结构特点:
“三叠式”具有灵活的结构功能,能够衔接穿插多个故事情节。这样就使得“三叠式”结构出现了一种变形,整篇故事为一个大的“三叠式”结构,而中间又穿插几个小的“三叠式”。
如《湖南民间故事选集》中的《巧媳妇》就是:一个极为典型的故事。该故事整篇为一个大的“三叠式”,即通过总的三叠来表现三媳妇巧姑的聪慧。
第一叠是通过描写巧姑替三个媳妇智解隐喻来表现其聪慧。故事梗概为:公公准许三个媳妇回娘家探亲,但对她们分别提出下列要求,大儿媳可去三五天、二儿媳可去七八天、三儿媳可去半个月,但三人必须同时回来;又规定她们归来要携带的礼物,大儿媳带团鱼。
是巧姑帮她们破解了这些难题,使她们顺利回家。第二叠是张古老为了证明自己没有私心,考验三个儿媳妇。让她们用两种料子炒出十种料子的菜来,前二个儿媳妇都犯了难,只有三儿媳巧姑巧妙地做出,使得二个嫂子心服口服。
第三叠是巧解知府提出的难题。比如要一条大牯牛的犊子,要一块能遮天的黑布,要灌得满大海的清油等三个难题。而巧媳妇用“以难制难”的方法来解决这些模棱两可或是不着边际的问题。巧媳妇没有直接回答难题,而是针锋相对地提出一连串的同类难题反问对方或反嘲对方,迫使对方羞愧服输。整篇文章就是这样一个总的“三叠式”结构,而在每一叠中又穿插着小的“三叠式”结构。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