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文言文节奏划分口诀

断句是古代启蒙教育中的重要步骤,也是读书人的一项基本技能。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正确断句是传统考察方式之一。在一句话的结尾处用“。”断开,称为“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称为“读”(dòu)。文言文句子朗读节奏的考题通常包括选择题和主观题两种类型。选择题通常分为选择正确的和选择错误(或不正确)的两种;主观题则需要使用“/”直接划分节奏。

断句的基本方法首先是理解文意。断句前,要先阅读全文,理解大意,这是正确断句的前提。文言文的特点是单音词居多,抓住几个关键的字词进行翻译,有助于理解文段的含义。学生在断句时,常犯的一个错误是一边看一边点断,等到检查时发现不妥之处。因此,“一步到位”的方法并不可取。

这里有一句口诀来帮助大家掌握文言文句子的朗读节奏:

节奏划分有诀窍,划一划二不划三。

主谓谓宾要停顿,谓补之间照样分。

遇上关联想一想,总领词后漫步走。

古二今一要慎重,名词状语须打住。

省略成分断没错,提示停顿理当然。

专有名词分清楚,节奏划分顾全貌。

这句口诀意味着,在一句文言句子中,停顿一二次较为常见,三次或三次以上则较少。即使需要停顿三次或三次以上,也可以省略一些可划可不划的地方。

句子中通常包含主谓宾结构,而主语通常由名词或代词承担。名词一般用来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因此在它们前后往往需要断句。常见的代词包括“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表示“你”)、“公、卿、君”(表示“你”)、“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值得注意的是,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会用全称,之后再出现则只提名不提姓。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