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导酶促反应速度与酶浓度间的关系式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06:23:56
关于米氏方程推导过程如下:
1、对于简单的酶促反应
E+S==ES→E+P双曲线方程可以写成:Vmax[S]V=——————(3.1)Km+[S]这个方程称为Michaelis-Menten方程,是在假定存在一个稳态反应条件下推导出来的,其中Km值称为米氏常数,Vmax是酶被底物饱和时的反应速度,[S]为底物浓度。
2、由此可见Km值的物理意义为反应达到1/2Vmax的底物浓度,单位一般为mol/L,只由酶的性质决定,而与酶的浓度无关。
3、可用Km的值鉴别不同的酶。
4、当底物浓度非常大时,反应速度接近于一个恒定值。
5、在曲线的这个区域,酶几乎被底物饱和,反应相对于底物S是个零级反应。
6、就是说再增加底物对反应速度没有什么影响。
7、反应速度逐渐趋近的恒定值称为最大反应速度Vmax。
8、对于给定酶量的Vmax可以定义为处于饱和底物浓度的起始反应速度n。
9、对于反应曲线的这个假一级反应区的速度方程可写成一种等价形式:n(饱和时)=Vmax=k[E][S]0=k[E]total=kcat[ES](3.2)速度常数k等于催化常数k cat,k cat是ES转化为游离的E和产物的速度常数。
10、饱和时,所有的E都是以ES存在。
11、方程(3.2)中还有另一个简单的关系式:Vmax=k cat[E]total。
12、从中得出:k cat=Vmax/[E]total。
13、k cat的单位是s-1。
14、催化常数可以衡量一个酶促反应的快慢。
15、米氏常数Km是酶促反应速度n为最大酶促反应速度值一半时的底物浓度。
16、这可通过用[S]取代米氏方程(3.1)中的Km证明,通过计算可得n=Vmax /2。
17、双倒数作图,酶促反应中的Km和Vmax值有几种测量方法。
18、固定反应中的酶浓度,然后分析几种不同底物浓度下的起始速度,就可获得Km和Vmax值。
19、但直接从起始速度对底物浓度的图中确定Km或Vmax值是很困难的,因为曲线接近Vmax时是个渐进过程。
20、所以通常都是利用米氏方程的转换形式求出Km和Vmax值。
21、常用的米氏方程转换形式是Lineweaver-Burk方程,也称为双倒数方程。
22、1Km11——=———·——+———(3.9)nVmax[S]Vmax,使1/v对1/[S]作图,可以获得一条直线(如左图)。
23、从直线与x轴的截距可以得到1/Km的绝对值;而1/Vmax是直线与y轴的截距。
24、双倒数作图直观、容易理解,为酶抑制研究提供了易于识别的图形。
上一篇
怎样找支点,动力,阻力,
下一篇
如何讲解诗词中的比喻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