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中讲到礼的作用有两个,其中一个作用是释回。()
- 培训职业
- 2025-05-06 07:59:49
《礼记》中讲到礼的作用有两个,其中一个作用是释回,是正确的。
《礼记》的介绍: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美学思想。
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中记载的古代文化史知识及思想学说,对儒家文化传承、当代文化教育和德性教养,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影响。
主要内容:
《礼记》原本四十六篇,始于《曲礼》,终于《丧服四制》,但因《曲礼》《檀弓》《杂记》三篇内容过长,所以大多版本将其分为上下篇,故有四十九篇之说。《礼记》按照所述内容可分为四类。《礼记》中的许多篇章,是中国文化史上彪炳千古的典范。
《礼记》中的哲学思想:
1、天道观。
《礼记》中的天道观,反映了先秦儒家天道观发展的大背景,首先,从天的自然义角度看,天可泛化为天地中各种自然现象,和由几种基本元素构成的宇宙,而人仍然参与其中。其次,天对人而言,是神性的超越性的存在。
最后,天道是人道之所从出,故天道是人所仿效的榜样。因此,天道为客观必然性,则预示效法天道的人道就是主客观的统一。而人道并非客观的自然必然性,需要通过人事修为达到的、彰显德性而避免恶的自然必然性的活动。
2、宇宙观
由于《礼记》成书时古代超越性的天道,已逐步内化为内在的心性,外在的宇宙结构与生成,已经不是关注的重点,即使有某些遗迹也并非采取对象性的认知的路数,而是体恤、体认,或杜维明所云的“体知”的路数,将之作为人解读和领悟的对象。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