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主义是如何把中国一步步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02:42:58
1、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等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结束以后,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望厦条约》、《黄埔条约》。这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给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的签订——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俄美英法和英法先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了。
3、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化大大加深。
在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给近代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首先,台湾、澎湖列岛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这是日本继俄国之后,对中国领土进行的一次严重掠夺。
它大大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此后,帝国主义各国在中国划分强占租借地,“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再次战败,被迫与英、俄、德、法等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
扩展资料: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具有以下特点:
(1)资本帝国主义掌控中国经济和政治命脉,决定并支配中国。
(2)中国封建势力已经与侵略者勾结一体,是列强压迫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3)自然经济虽遭破坏,但地主土地所有制仍存。
(4)中国资本主义虽然产生并有一定发展,但始终软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体。
(5)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中国内部不统一。这与资本帝国主义斗争和间接控制,与中国地方性农业经济基础上的地方割据、中国地域广大等有关。
(6)中国人民政治权利和生活极端贫困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