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孔子的“恕”道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6:16:36
1、「恕」字的理解:恕者,如心也,将心比心也。与现代人所谓「换位思考」、「同理心」相通也。孔子最先提出“恕”,并为其下定义说,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既然恕要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换位思考,那么其中就突出了自我省察的重要。只有通过深入的自我省察,才能体会到自己和他人真实的心理感受,知道自己欲什么、不欲什么,该欲什么,该不欲什么,也才能真正的换位思考,推己及人。这种自我省察,被孔子表达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躬就是反躬自己、反省自己。清代学者戴震发挥此义说:“凡有所施于人,反躬而静思之:‘人以此施于我,能受之乎?’”,并认为只有通过反躬省察才能求得“理”。反躬,用现在的话可以理解为自我检讨、自我批评,这种态度对我们无疑有着巨大的益处。
上一篇
四笔的字有哪些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