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项羽本纪》《魏公子列传》《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虚词整理,要快!!!

廉颇蔺相如列传

字词整理

一.通假字

①可与不。“不”通“否”,表疑问语气。

②臣愿奉璧西入秦。“奉”通“捧”,用手托。

③拜送书于庭。“庭”通“廷”,朝廷,国君听政的朝堂。

④召有司案图。“案”通“按”,察看。

⑤设九宾礼于廷。“宾”通“傧”,古代指接引宾客的人,也指赞礼的人。

⑥秦自缪公以来,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缪”通“穆”。

⑦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孰”通“熟”,仔细。

⑧肉袒伏斧质。“质”通“锧”,铁砧。

二、一词多义

①秦贪,负其强(依仗,凭借)

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辜负,对不起)

③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违背)

④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使……承担)

⑤廉颇闻之,肉袒负荆(背着)

使

①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派)

②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出使)

③乃使其从者衣褐(让)

④大王乃遣一介之使(使臣)

①引赵使者蔺相如(引见,延请)

②左右欲引相如去(拉)

③相如引车避匿(牵,拉;这里引申为调转)

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白白地)

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只,只不过)

①大王亦幸赦臣(幸好,侥幸)

②而君幸于赵王(被...宠幸)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凭)

②愿以十五城请易璧(用,拿)

③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来,连词)

④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用以,用来)

⑤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因为)

⑥传以示美人及左右 (连词,连接“传”与“示”)

三、古今异义(在此只列出古义)

①拜为上卿(拜,授予官职)

②欲勿与,即患秦兵之来(患,忧虑,担心)

③请以咸阳为赵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④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去,离开)(亲戚,近亲及姻亲,内亲外戚)

⑤请指示王(指示,指给……看)

⑥于是相如前进缶(前进,上前进献)

⑦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扬言,到处说)

⑧布衣之交(布衣,平民)

⑨左右欲刃(左右,左右的侍从)

⑩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鄙贱,目光短浅)

四、词类活用

a.名词作动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舍,安置住宿)

②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③乃使从者衣褐(衣,穿)

④怀其璧 (怀,怀揣着)

⑤蔺相如前曰 (前,走上前)

⑥臣乃敢上璧 (上,献上)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寿,向人敬酒或献礼)

b.名词作状语:

①而相如庭斥之(通“廷”,在朝廷上)

②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间,从小路)

③奉璧西入秦(西,方位名词状语,向西)

④乃前曰(前,,方位名词做状语,向前)

c.使动用法:

①完璧归赵(完,使……完整)

②秦王恐其破璧(破,使……破碎)

③宁许以负秦曲(负,使……承担)

④毕礼而归之(归,使……回去)

⑤大王必欲急臣 (急,使……急,逼迫)

⑥ 以绝秦望(绝,用……断绝)

d.意动用法:

①且庸人尚羞之(羞,以……为羞耻)

②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先,以……为先;后,以……为后)

e.形容词作动词:

①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敬,尊重)

②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宽,宽待)

f.形容词作名词:

①而绝秦赵之欢 (欢,友好关系)

五、特殊句式

a.判断句: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和氏璧,天下共传宝也

③我为赵将

④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

b.被动句:

①而君幸于赵王 “于”字表被动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见”字表被动

③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见……于”被动

④廉颇,取阳晋,拜为上卿 拜,(被)授予官职

c.倒装句:

①宾语前置:何以知之

②定语后置:求人可使报秦者

③介宾短语后置:1、拜送书于庭2、以勇气闻于诸侯 (以勇气于诸侯闻)3、故燕王欲结于君(故燕王欲与君结)

d.宾语前置:

①何以知之?

项羽本纪

、第一、二段中的字词

1)活用词

毋妄言,族矣。(名作动,杀死全族)

梁以此奇籍。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有奇才)

2)通假字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 (“繇”通“徭”)

3)重点实虚词

①又不肯竟学。 ②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 ③以是知其能。

4)古今异义词

以故事得已

5)重点句

①为秦王翦所戮者也。(判断句) ②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倒装句) ③与籍避仇于吴中(状语后置)

6)有一个成语出自这两段,请找出来。 力能扛鼎(举起)

2、第三段中的字词

1)活用词 :①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②无不膝行而前

2)重点实虚词:①九战,绝其甬道② 楚兵冠诸侯③诸侯皆属焉

3)古今异义

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

4)重点句:

①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状语后置)②诸侯军救巨鹿下者十余壁。(定语后置)

5)哪一个成语源自本部分? 破釜沉舟

3、第四段字词

1)活用词

①项王军壁垓下(名作动) ②项王则夜起(名作状)

2)重点实虚词

①时不利兮骓不逝 ②歌数阕 ③莫能仰视

3)重点句

①是何楚人之多也 ②饮于帐中 ③项王军壁(于)垓下

4)本段成语 四面楚歌

4、第五段字词

1)通假字

①辟易数里 (“辟”通“避”)②骑皆伏曰 (“伏”通“服”)

2)重点实虚词

①汉军乃觉之 ②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③田父绐之曰

④期山东为三处 ⑤左右皆披靡

3)古今异义

愿为诸君快战

4)重点句

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5、梳理第六段重点词句。

1)古今异义

①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②地方千里

2)活用词

①亦足王也 ②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

③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 ④马童面之

3)实虚词

①无以渡

②项王亦被十余创

4)重点句

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②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

6、第七、八、九自然段的字词梳理

1)通假字

乃持项王头视鲁(“视”通“示”)

2)活用词

①豪杰蜂起 ②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3)古今异义

①然羽非有尺寸

②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4)重点句

①乘势起陇亩之中 ②何兴之暴也

5)实虚词

①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 ②乃引“天亡我” ③鲁父兄乃降

④何兴之暴也 ⑤岂不谬哉

6)成语 自矜功伐

魏公子列传,找不到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