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观沧海》中哪些句子是写实,哪些是写虚

一、实写与虚写

1. 实写:诗人登山望海,所见“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描绘了海边的实景。

2. 虚写:“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则是诗人想象中的海天景象,超脱出现实。

二、原文《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三、译文

曹操登上碣石山向东望,观看大海。

海水宽广而平静,海中的山岛高高矗立。

树木茂盛,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大浪涛涛。

日月的运行,似乎从海中升起;

银河的星光,似乎从海面涌现。

真是令人庆幸,用诗歌来表达我的志向。

四、赏析

《观沧海》是一首古体诗,表达了诗人对大海的深切感受。首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确定了诗歌的观察角度,展现了大海的壮阔。接下来的描写结合了动态与静态,通过“秋风萧瑟,洪波涌起”与“水何澹澹”等句,勾勒出大海的宏伟景象。诗中虽为秋日,却无萧瑟之感,反映了诗人积极向上的心态。最后四句将自然景象与宇宙联系起来,展现出诗人的博大胸怀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诗歌的结尾“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乐府诗的常见结尾,强调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五、曹操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的诗歌创作开创了建安文学的先河,其诗作气魄雄伟,情感真挚,被誉为“建安七子”之首。曹操的书法尤其是章草,也颇受后世赞誉。

六、赏析

本诗通过描写大海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远大的志向。在诗中,曹操将自己宏伟的政治抱负融入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中,通过对大海的赞美,表达了自己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壮志豪情。诗歌语言简练,意境宏大,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佳作。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