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只小虫子》教学反思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01:08:36
《我是一只小虫子》这篇文章属于以“童心”为主题的第四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一篇自述性散文。文章通过小虫子的视角描绘了小虫子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全文分为七个自然段,结构明朗,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描述小虫子生活的不便之处,二是阐述小虫子生活的可爱之处。每部分先进行总体描述,再具体阐述,段落之间逻辑紧密。文章以“我喜欢当一只小虫子”作为总结,呼应了文章开头。
在设计这堂课时,我面临一个挑战:如何在充满童趣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既能深入文本,又能完成识字写字的教学目标。对此,我进行了以下反思:
1. 采取多种识字方式,减轻学生识字压力。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识字是一个重要且具挑战性的环节。针对二年级下学期识字量大且难的问题,我通过让学生自读课文、字音字形字义分类、字随文行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生字,降低识字难度。
2. 紧扣课后习题,完成教学任务。部编教材的课后习题设计非常到位,既紧贴课文内容,又能够拓展延伸。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利用课后习题作为初读课文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交流对课文感兴趣的部分,并帮助他们初步理解课文。同时,我也利用课后习题引导学生识别和发现月字旁的字,如“脾”和“股”,并通过微课视频帮助学生理解识记汉字。
3. 走出文本,让课堂生动起来。如果课堂仅限于课本文字,会显得枯燥无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也不符合孩子们爱玩的天性。因此,我设计了多个让学生动手参与的环节,如儿歌拍手操、动作展示和想象说话等,使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然而,这节课也存在一些遗憾,例如在教写字时未涉及笔顺的教学,未充分发挥课堂让学生查字典的作用,朗读指导也有所不足,未能引导学生读出活泼俏皮的语气等。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我将虚心学习,努力改进,以弥补这些不足。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