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句子翻译扣分原因
- 培训职业
- 2025-05-04 10:33:07
文言文句子翻译题被扣分,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1、望文生义,以今解古。一是把古今异义的实词翻译错误。例如:尧咨讽转运使出公,不使居府中。把其中的“讽”翻译成“讽刺”,而不知“讽”的古义是“委婉劝谏”“暗示”。二是不能明辨词类活用,例如:至是重往,百姓安之。 此句中的“安”是意动用法,意思是感到安心,不能直接翻译成安全、安定。三是字有通假,例如:贷公钱数十万劳军,没后,亲吏鬻器玩以偿。其中的“没”是通假字,通“殁”,意思是死亡,不能翻译为“没有”。
2、特殊句式,不合规范。一是遇到倒装句式该调不调。例如:吾为德请,财何为也?这是一个宾语前置句,疑问句中代词“何”作“为”的宾语前置了,翻译成现代汉语时应该调整为“拿钱财做什么”。又如:胁王以危言,必欲杀祎。这句话的上半句是介词结构后置句,“胁王以危言”的正常语序应是“以危言胁王”,不能翻译成“威胁王用吓唬的话”。二是省略成分,该补不补。例如:良淳见国定慷慨大言,意其可用也,请于朝,留戍安吉。这是一个省略句,“留”的后面应补充省略成分“之”(他,指国定)。如果不补充,就变成赵良淳防守了。
3、删留虚词,不当而为。一是该删不删
。翻译时对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如有的语气词、发语词、助词等,无法译出,可删去不译,留下反成累赘。例如:苟知一时之不为盗,而不知终身骄惰而窃食也。其中的“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骄惰而窃食也”中的“而”,连词,顺承关系,无实意;“也”,句末语气词,无实意。这三个词应该“删”去。二是不该删而删
。例如: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其中的“以”,介词,利用;“乘”,副词,趁着。这些虚词都有实在意义,不能删去。
4、文不顺畅,意不通达。例如: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其中的“入”古今同义,用组词法替换,但要通顺,“进入”就比 “入到”通畅;“故”古今异义,翻译成“过去” 比“原来”通顺,;“师”名词作状语,表示对人的方式,应该翻译成“用对待师长的礼节”或“像对待老师一样”。
上一篇
怎么写海龟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