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医务人员洗手的五大时机有哪些

医务人员在以下五大时机应彻底洗手:

1. 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以及从同一患者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 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以及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在处理药物或准备食物前。

4. 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5. 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在日常生活中,也应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洗手时机:

1. 吃东西前:生活中,手部容易接触到细菌和病毒,而在吃东西时双手会接触到食物,因此吃东西前要洗手,以防病菌入口。

2. 照护婴幼儿前:婴幼儿的免疫系统不成熟,更容易受到病菌感染。因此,在回家后、更衣前要洗手,以降低婴幼儿感染病菌的风险。

3. 看病前后:为了避免将细菌带入医院,保护医院内其他抵抗力弱的病人,以及保护自己,在进入和离开医院前后都要洗手。

4. 擤鼻涕后:平时应避免用手碰触口鼻,尤其是在流鼻涕时。擤鼻涕后,双手可能沾染病菌,因此要洗手,防止病菌传播。

5. 上厕所后:如厕和清洁擦拭的过程中,双手可能沾染尿液和粪便。即使在翻马桶盖、开关门、冲水时也可能沾染病菌,因此上厕所后一定要洗手。

通过在这些关键时机彻底洗手,医务人员和个人都可以有效预防病菌的传播。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