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的<龙须沟>
- 培训职业
- 2025-05-07 05:57:45
我只知道老舍的《龙须沟》
《龙须沟》与《茶馆》一样,拥有众多生动的老北京人物形象。善良而又懦弱的程疯子是剧中最成功的形象。他原是一个曲艺艺人,因为不肯低三下四地伺候有势力的人物,又为恶霸所欺,死里逃生,流落到龙须沟,饥寒度日。在《龙须沟》第一幕里,老舍对他不甘忍受屈辱而又无力反抗的内心痛苦作了真实而感人的描写。除了反动势力的欺压之外,有两件事情折磨着程疯子:一是他没有力气,做不了活,整日教娘子一个人去受累挣钱,他于心不忍;二是臭沟的熏染,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臭鞋、臭袜、臭沟、臭水、臭人、臭地熏得我七窍冒黑烟",他盼望着"有一天,沟不臭,水又清,国泰民安享太平",但是在解放前的北京,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加剧了他的痛苦。这几方面的精神压力,摧残、刺激、折磨着他,使他"有点神神气气的",这就是程疯子的"疯"。他的"疯",是对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旧社会的控诉,是一种反抗现实的方式。解放以后,人民在政治上翻了身,臭沟又得到了整治,程疯子感到"天下是变了,变了",尽管他已经多年不登台了,但他还是答应了民教馆的邀请,决定去演唱,他感到"一个人唱,叫大家喜欢,多么好呢"。内在的精神痛苦消失了,他完全变成一个新人了。二春说他"仿佛死了半截又活了",这个比喻,既恰当地反映了程疯子的新生,又生动地说明了新社会给劳动人民带来了何等深刻的变化,这也正是老舍塑造程疯子的形象的用意所在。《龙须沟》也是一部具有浓郁北京民俗风情的剧作。那些破破烂烂、肮脏潮湿、拥挤不堪的大杂院和院外卖青菜的、卖猪血的、卖驴肉的、卖豆腐的,
背景头的,卖破烂的声声叫卖,都是真正属于老北京所有,有着不可替代的地域性,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能从中找到自己熟悉的、能与之产生情感共鸣的许多东西。
多重随机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