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培训职业 > 正文

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特点是什么

一是从“亡羊补牢”到“未雨绸缪”,侧重诈骗防范。《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立法宗旨突出了“防”,注重源头治理,综合治理,针对电信网络诈骗发生的信息链、资金链、技术链、人员链等各环节,均强调防范性制度措施建设。例如,在金融治理方面,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从开立银行账户、支付账户之初,建立异常情形风险防控机制、异常账户和可疑交易监测机制、交易信息真实、完整和支付全流程一致性,从“亡羊补牢”到“未雨绸缪”,实行“打、防、管、控”并重,从源头依法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活动。

二是“小、快、灵”地对关键环节、主要制度进行立法。随着电信网络的快速发展,急需针对这一领域的《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出台,《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全文不到9000字,从2021年10月首次向人大常委会提交审议到2022年9月2日表决通过,从设立到通过不到一年时间,以精炼的条文内容迅速建立条文框架,并对关键环节,例如:实名验证、客户尽职调查、识别收益所有人、异常账户和可疑交易监测、涉诈异常互联网账户检测等制度和措施进行责任明确,灵活赋能相关机构实行监控责任,履行主体责任,保护公民和组织的合法权益。

三是赋予有效施行措施合法性及程序严谨性。《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对现有行之有效的防范经验进行了明确和肯定,例如:电信网络诈骗涉案资金的即时查询、紧急止付、快速冻结、电信网络诈骗的预警劝阻机制等,均在法律中予以确认,为上述措施的实施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授权,保证了其合法性和程序的严谨性,这将进一步有利于立法机构、执法机关和经营机构联合防控,重拳出击。

四是压实各方责任,坚持齐抓共管、群防群治。随着《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的出台,明确了从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及电信业务、银行业、非银支付机构、互联网服务提供者的各方责任,要求“坚持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形成“统筹协调打击治理工作,实现跨行业、跨地域协同配合、快速联动”,从意识普及、机制设立、责任明确、评估监测、防控执行、侦查抓捕、追赃挽损、惩处追责等全环节提出要求、压实责任、组合出拳,形成合力打击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活动。

多重随机标签

猜你喜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