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络循行走向
- 培训职业
- 2025-05-05 16:53:47
十二经络的循行走向如下:
1. 手三阴经(肺经)从胸开始,下络大肠,再回绕胃部,上至肺,沿腋下横出,下行至臂内,经过少阴心主前方,再向下肘中,沿臂内骨下侧进入寸口。继续上行至鱼际,出大拇指尖端;其分支从手腕后直出,沿次指内侧至末端。
2. 大肠经从大拇指次指端出发,沿指上侧至合谷,进入臂上侧,经过肘外侧,上达肩部,出髃骨前侧,上至柱骨顶部,下入缺盆,连络肺部,下至膈脏,其分支上颈,贯穿颊部,进入下齿,返回口旁,最后交叉于人中。
3. 胃经(足阳明)起于鼻梁,旁连太阳脉,向下沿鼻外,入上齿,回到口角,环绕唇部,至承浆后下行,沿颐后至大迎,再至脸颊车,上至耳前,经过客主人,最后沿发际至额颅。其分支从大迎前下,经喉咙入缺盆,下至胃,联络脾脏。
其他经络路径同样复杂,每一条都描绘了它们从身体特定部位的出发点,经过一系列转折,最终到达其归属的脏腑或部位。如脾足大阴、心手少阴、小肠手太阳等,各有其独特的走向和分支。它们共同维持着人体的气血运行,是中医理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扩展资料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
多重随机标签